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5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学习难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在简要介绍越南语声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越南语和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对比,着重探讨了越南学生因受母语迁移影响,在学习汉语普通话过程中容易导致的声调误读类型,并相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42.
文章通过对郫县方音中某些字的文白异读、少儿化现象、以及声韵调呈现出的特殊语音现象的分析,指出并论证了郫县方音中较为明显的存古倾向。  相似文献   
43.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介绍赵元任先生对汉语声调研究的几项主要成就:(1)开展了汉语声调的记调方法。(2)创制五度制的声调符号。(3)归纳出北京话的连读变调规则以及字调与语调的关系。(4)指明汉语语调和英语语调根本不同之处:英语是声调曲线的起伏,而汉语是基调高低的差别。他这看似简单、实是精辟的论断,足为今日研究语调的指针。本文并对他那常被人们误解的、关于字调和语调关系的“代数和”、“小浪加大浪”的生动比喻,加以解释和澄清  相似文献   
44.
从声调语调的分析入手讨论语言的超音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音系学的框架下,从声调、语调功能出发,以典型声调语言汉语和典型语调语言英语为例,分析了声调、语调、重音、节奏和韵律等超音段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语音学习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针对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特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他们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采用实验语音学、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他们进行单、双音节词的听辨分析和双音节词的发音分析,从而得出其汉语声调习得的偏误所在,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46.
47.
先秦诗歌句末语气词有多种来源.有的来自表示人吐字发音的词语,有的来自表示人体器官的名称,还有的词语原本是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方式.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诗句末尾的语气词,或是因其声音响亮、语感鲜明,或是因其与诗句末尾语气词所处的位置、形态有相契之处.诗句末尾语气词,很大程度上受它在生成期的语境、样态及原始本义的制约,带有脱胎母体的痕迹.诗句末尾语气词的来源多种多样,它们在诗句中的声调、韵味也多姿多彩,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8.
博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齐国与鲁国之间的军事要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不少古代方言的语音特色,至今博山方言中还保留着古代方言如入声字、合音字的发音痕迹。因此,博山方言的声、韵、调,在山东方言乃至北方方言中都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49.
《老年世界》2010,(5):44-44
七言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因为首句第二字位要求仄声字,句尾也不押韵,所以叫仄起不入韵式。把这一格式的首句尾两个连续仄声调到第五第六字位上,把原第五字位的平声调到句尾,这就成了仄入韵式了。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50.
重庆方言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维克 《重庆社会科学》2005,(6):118-118,123
重庆方言音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体系。本文对重庆方言词汇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对有音无字的方言词汇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对《重庆方言志》的编写、区域方言的进一步研究及普通话推广,都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