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59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1151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51.
冲破反儒之锁--对当代文学一种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在当代"全球化"大潮中开始步入发展的又一鼎盛期.然而文学销售市场的兴旺并不能代表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是什么阻碍了当代文学冲向国际的步伐?本文针对当今意识形态方面有关"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大辩论中中国当代文学的新世纪走向问题,指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夹存着"反儒"现象.进而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怎样冲破"反儒之锁",处理好"民族的"与"普世的"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52.
自然法是西方法学史上渊源流长的学说,从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开始至今,其间虽有过兴衰起落,但始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我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始终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法学说,儒家思想在中华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现阶段我们探索、实践依法治国,当然有必要借鉴西方自然法中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753.
年志远  杜莉 《东岳论丛》2004,25(5):146-148
企业家的人格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生人格 ,它是资本与其所有者相结合的产物 ,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格 ;另一类是外生人格 ,它是资本与非所有者相结合的产物 ,是资本所有者强加给非所有者的人格。在经济人的前提下 ,内生人格表现为资本所有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外生人格表现为非所有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国家是一个集合体 ,不能经营企业 ,只能委托他人 ,所以国有企业家只能形成外生人格。这也是目前国有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要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 ,就必须通过制度安排 ,促使国有企业家由外生人格转变为内生人格  相似文献   
754.
程颐"圣人本天,释氏本心"之说在宋元明清时期影响颇大,成为这一时期分判儒佛的重要标志性话语。南宋朱熹、真德秀对程颐此说皆有引申讨论或进一步解说,但他们的讨论限于论儒佛之别。明代对阳明学不满的朱子学者罗钦顺、崔铣、黄佐、陈建等借程颐"圣人本天"之说抨击阳明心学滑入佛禅之"本心"。阳明本人及其亲传弟子对罗钦顺以"释氏本心"来攻击其心学主张没有太多回应,但阳明后学或有心学背景的学者对罗钦顺等人的批评有较为激烈的反击。就儒家而言,过于强调"本天"与过于强调"本心"可能都有所偏,本天与本心可以统一起来。"天"表示存在之统体、本体、主宰、义理,心为主体、灵明、知觉、思想,心与天通;但心与天也不能等同起来,以使得主体既不失能动性,又要有敬畏心,避免主体性、个体性的膨胀与傲慢。  相似文献   
75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典籍外译的热潮,尤以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为代表。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学者意识到并指出,这些译本在海外的接受效果欠佳,实则沦为自产自销、自娱自乐的对象。本研究以明清小品文英译本为例,基于译本在海外主要图书馆的馆藏量,学界对译本的关注和评论,以及译本在网上书店的销量等数据,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讨。结合翻译说服论的相关启示,从译者、受众、译本、译境等方面探讨林语堂译本相对成功的原因,进而总结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翻译和传播策略,为促进中华典籍外译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56.
缕析被视为山崎闇斋与佛教决裂而以一介儒士或朱子学的信徒昭告世人的宣言书 ——《辟异》就会发现,该作乃是一部采撷朱熹、李退溪、薛敬轩、黄东发等朱子学者的"辟佛"言论而成的佛教批判集.虽然《辟异》之作谈不上是山崎闇斋独创性的思想发明,但其高扬朱子学之大纛、致力于朱子学的传播,且又与德川幕府进行政治合作,对近世日本的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儒佛论争的东亚思想史视野予以考量的话,山崎闇斋佛教批判的理论话语和思维形态并没有溢脱出中国宋明理学"辟佛"论的藩囿,但从日本历史发展及其思想论争之变迁观之,其彰显出了日本近世由佛向儒的意识形态转变面向.  相似文献   
757.
副文本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围绕并伴随正文本,对正文本形成补充与强化,同时协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基于杰拉德·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通过对《山海经》安妮·比勒尔英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副文本要素及其作用的研究表明,比勒尔译本的副文本在建构文化形象、彰显译者风格、促进译本接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功于中国典籍外译实践而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8.
本文从生死观、人我观、札法观和荣辱观来分析《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特别是作者的人生哲学;认为曹雪芹是以佛家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评判人生的,又以儒道互补的观念处理世事;最后又对《红楼梦》的“道法自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观和审美观作了评析,并概括了其人生哲学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59.
本文对苏轼的诗学理论作了全面的评析探讨,认为他在诗歌特性、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诗歌的韵外之致和“变”“静”意象方面都有独特建树。苏轼完整的诗学体系革新了北宋诗歌风尚,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760.
儒侠比较论     
儒家文化和侠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比较儒侠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在"圣""勇""义""知""仁"等方面"儒侠互通",而在群体与个体、理性与感性、道德与审美等方面"儒侠有别",而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冲撞和融合,导致"儒的侠化""侠的儒化",为设计新的理想人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