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0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507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439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770篇
理论方法论   775篇
综合类   6508篇
社会学   569篇
统计学   139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768篇
  2013年   723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908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825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尽管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对"严肃"品格的极端强调和作家面临的沉重道德压力,给那个时代的一般文学造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但追求"轻松"的文学空间并没有完全消亡,反而以某种"反跃"的姿态出现.双方有意识的对峙和相互颠覆正说明"严肃与轻松"作为一种维度的存在.而作为"轻松"的文学,趣味主义文学思潮在当时则由三个流向汇合而成.  相似文献   
112.
李映冰  李映雪 《社科纵横》2006,(11):131-132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相关探讨一直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进行着,但是这些探讨都依托着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前提,那就是现实主义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摹仿和再现,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不仅受到来自哲学和心理学的质疑,同样受到来自现代、后现代艺术实践的挑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尝试从现实主义概念产生的源头入手,从历史发生学和否定主义认识论这样两个方面来探索现实主义所应具备的理论内涵。而因为讨论的是现实主义,因此对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之间关系的辨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而且应该讲非常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3.
“海派文化”学术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所蕴涵的时髦(或曰“现代”)、求变、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致力于发展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文化底蕴是不行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正在于对“海派文化”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以彰显“海派文化”的特有魅力,服务于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4.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的翻译文学经历了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特殊过程。五四前(1898年~1919年),文学翻译的目的往往是借鉴外国的思想和文明,“思想启蒙”和“消遣娱乐”成为当时文学翻译的选择规范,形成了保守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静态经典性;五四后(1919年~1927年),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文学改革”和“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成为翻译选择的主流,译作竭力充分表现原文,形成了改革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动态经典性。  相似文献   
115.
沈寂 《学术界》2006,(4):152-160
《新青年》创刊本是辅导青年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放眼世界,介绍各国学术思潮、以备攻错。但尊孔派在袁世凯倒台后,公然要求以孔教立为国教。陈独秀奋起反击,论证孔教不是宗教;孔子学说已不适现代生活;孔教不能定入宪法。  相似文献   
1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考虑到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功能。在开放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那么有效、广泛。民族地区只有在维护自身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利用和改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协调功能。因此,民族地区应当在继续维护传统生态文化的多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根据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其改造成为“强生态文化”,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适应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包括精神、物质、制度层面的整体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7.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多元共治模式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社会相关主体参与治理过程,若政府部门对协会与公众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条件认识不清,易导致片面追求二者的高参与度水平,难以实现多元共治模式的最大效用。本文考虑协会参与度、权力空间以及公众参与度、举报公正程度四个影响参数,运用博弈理论分析政府部门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在治理过程中的行为策略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参数变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探究有效发挥多元共治模式作用的条件。研究表明提高协会权利空间及公众举报公正程度有助于多元共治模式作用的发挥;公众举报存在失真情况时,政府自身监管能力的大小决定公众参与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事关公众切身利益,体现国家服务效能与治理能力。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公共价值和战略三角模 型间关系,从党建引领视角提出“一核多元”型综合整治合作生产模式。 以北京市 J 社区为例,采用张力分析工具,从使命管 理、政治管理与运营管理层面建构综合整治张力分析模型。 分析发现,党建引领的综合整治合作生产可促进社区合作生产网 络的形成与发展,这对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国际公关》2022,(1):1-1
2022年2月4日开幕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在奥林匹克格言拓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奥运盛会,承担着更广泛且深刻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0.
当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始终与资本逻辑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其实质是主权国家对资本权力统治逻辑的运用,是资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心—外围”模式的维续,在当代世界已面临危机与困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根本目标、制度框架、发展模式三方面变革资本全球治理模式,实现对旧的治理体系的超越:以共享为核心目标引导经济全球化转型,以公共价值引领全球市场,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利益嵌入和市场对接等机制切实倡导经济发展中的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