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3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304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406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255篇
理论方法论   596篇
综合类   4823篇
社会学   356篇
统计学   13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31.
徐勇 《社会科学》2022,(4):74-81
现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写作中,死亡叙事所提出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命题,即人学命题的认识论、死亡作为一个事件的本体论和作为个体的死亡与世界的关系命题。现代性通过把死亡叙事寓于长篇小说的开端和结尾,及其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结构之中,而使得死亡事件成为具有内在安慰力量的话语实践。因此可以说,死亡叙事是长篇小说的内在生命的重要体现。长篇小说有必要还原死亡叙事的多重性内涵,而不是相反,即把死亡叙事仅仅视为神话或看作矛盾无法解决时的权宜之计。现代性的死亡叙事中,死亡作为过程和中间物的意义正在于其内涵的复杂多义性。  相似文献   
932.
人类在现代性烽火的灼痛与兴奋中不能自制。伴随现代性的退守与攻防,一切迷惘的观念或较微弱的知觉都是在跳动的语言中浮现。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现代性膨胀在语言、符号无恐的演练中重置。隐喻、象征、异形、虚拟和游戏作为现代性语言的形而上学法则,承载着现代性的迸发与活跃的倾泻。与生产性语言的确定性结构相比,后现代语境下诱惑性语言的不确定性链态更加难以辨认与定位。  相似文献   
933.
如何建构具有民族特性,又能有效阐释当代文学实践的理论话语,是文艺理论领域至今仍未解决的课题。本文论证了"现代性"追求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深刻影响,认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主要资源应是当代中国与西方业已形成的各种理论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直面当代中国文化的变化发展,确立强大的实践性品格;二是超越狭隘封闭的本土主义立场,拥有更为开放的现代性视野;三是立足于现当代文艺理论,有机吸纳并改造民族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934.
多元文化已不再是一个纯学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更具重要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多元文化目前已经冲击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加强我国高校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的关注,既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也是培养我国公民全球意识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935.
"多元有界"、"多元有度"是针对多元解读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提出的,但它们也缺乏合理性,针对"有界"、"有度"的不足,我们提出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应"有基"。"多元有基"允许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种角度、不同维度和层面进行解读,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差异,同一角度上又允许不同程度的解读,离"中心基点"近的与离"中心基点"远的只是合理度上的区别,并结合鲁迅作品初步分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具体实施"多元有基"。  相似文献   
936.
神话是最早展示人存在方式的话语,分析神话中的现代性因素可窥见当代人的处境;技术与现代性同在,其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才可以消除异化;神话思维是现代人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人要在更高的程度上向神话复归。  相似文献   
937.
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干内容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上乡村占居绝对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显示了现代性因子在乡村社会的扩展。本文作为研究论纲,概述了“经验中国50年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即以杭州萧山义桥等6个行政或自然村落个案研究为基础,以村民日常生活为研究的视角,以现代性在村落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与扩展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质的研究”和文献分析、村民访谈、社区观察的有机融合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希望通过对村民日常生活世界,诸如上学、做工、当兵、经商、办厂、纠纷、通婚、分家、送礼、拟亲、游戏等50年的追踪描述、解剖、透视,观察村落中居民与社区、市场、城市、国家的互动,阐释乡村中国现代化的变迁、发展。  相似文献   
938.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偏重"物化"观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强调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生成关系,从而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因此,生活、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生活的生产"命题构成最具解释力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架构.发掘马克思"生活的生产"这一重要理论思想,对于重构科学的社会理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构中国的新型现代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39.
王建平 《唐都学刊》2004,20(1):71-74
人格在诸多向度上的两极对峙与相互依赖造就了人格的两极性 ,这也成为我们全面把握与理解人格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关键。在深入分析人格的两极张力的基础之上 ,对人的现代化中现代与传统的关系、现代性的单面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人的多样性与主体性的存在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40.
俞吾金 《求是学刊》2004,31(4):12-15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 ,马尔库塞认为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 ,理性只剩下了一个向度 ,即技术性的向度。本文认为 ,马尔库塞的观点是片面的 ,实际上 ,理性还有三个向度 ,即公共性向度、规则性向度和超越性向度。正是这三个向度使发达工业社会的理性获得了自我批判、自我调适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