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26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3472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考试记分方法中传统的绝对百分体制的缺陷,给出了一种正态化转换分数的算法,较适合于在校大中专学生学习水平的横向评价。  相似文献   
32.
采用单腔多模谐振腔,通过部分置换样品的方法,在程控标量网络分析系统上,实现了高 T_c 超导材料微波特性的自动化测量。该方法简单、准确,能同时测出超导样品的工作频率、微波表面阻抗、工作温度等多个参数,并能以图或表的形式给出测试结果。给出了3 cm 频段上YBCO 块材样品在77K 及附近温度下的测量结果,指出 YBCO 块材的微波特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3.
从心理联想、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英语隐喻的类型和其生成与理解的心理机制等问题.一定语境条件下心理联想方向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隐喻类型:英语中存在着因事寄托的隐喻和因物感发的隐喻等两种心理联想隐喻类型.不同思维方式也决定着不同类型的隐喻,包括感性认识隐喻、理性认识隐喻和悟性认识隐喻等.  相似文献   
34.
《现代交际》2005,(6):31-31
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干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  相似文献   
35.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隐喻的映射分为概念映射和形象映射 ,概念映射表现为隐性、显性和显隐拓展性三种特征。由于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英汉语中的隐喻映射既存在着共性 ,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6.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里查兹 (I .A .Richards,193 6)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评论的负面影响迟滞了隐喻学的。他首先提出说话人对同一符号往往给以不同指称 ,是使用者给词语以“意义”。在这个基础上 ,里查兹主张 ,隐喻对帮助理解高度有效 ,而隐喻的实质不仅仅是替代或是比较 ,更主要的是“互动”的观点 ,这成了当代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理论包括如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两个方面———本体与喻源是互动的、以及共同点理论。本文也介绍其他学者对里查兹观点的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37.
通过精确求解简谐振子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分别得到相应于基态和各激发态的波包形式解,并且证明这些波包的质心按照经典运动的周期振动,而波包的形状保持不变.在振子的力常数随时间改变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波包解与通常简谐振子的波包结构相同.其质心仍遵从经典规律,但波包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可以展开、收缩或脉动.  相似文献   
38.
隐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具有创造新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新视角的独特作用 ,并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交替。本文侧重探究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修辞格的特征分析,比较了英语和汉语在明喻、隐喻、借代、反复等方面的差异,阐释了英汉翻译中运用修辞格的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40.
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动作这些非语言交流手段来表达 ,也可以用含蓄的语言抽象地去反映。表达情感的语言交流手段既包括直陈情感的情感词和抒发情感的感叹词 ,又包括暗含情感的情感隐喻 (emotionalmetaphor)。英语情感隐喻系统主要有身体隐喻、自然颜色隐喻、脸色隐喻、自然隐喻、器具隐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