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26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3472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隐喻的认知及其翻译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手段,在语言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而隐喻翻译则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本文从隐喻的认知出发,对比了汉英隐喻的语用特性,探讨了汉英隐喻的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SiC表面氢化降低界面态密度的机理。采用缓慢氧化、稀释的HF刻蚀、沸水浸泡的表面氢化处理方法,降低SiC表面态密度。该方法用于SiC器件的表面处理,在100℃以下制备了理想因子为1.20~1.25的6H-SiC肖特基二极管,其欧姆接触比接触电阻为(5~7)×10?3?·cm2。表面氢化处理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欧姆接触所需的800~1200℃的高温合金,降低了工艺难度,改善了肖特基结的电学特性。  相似文献   
993.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同一社会的文化、隐喻思维和语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探讨隐喻、思维和文化三者的关系,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使用现象的异同及其根源,指出隐喻教学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以及在隐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对现有汽-液相变过程有关文献中关于汽泡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利用热力学理论从亚稳平衡态的特性出发对汽泡形成的热力学机制作出了分析,对系统从液态转变到汽-液共存状态的各阶段作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995.
隐喻 ,连同与其相关的寓言、象征等 ,是《圣经》中举目可见的文学现象 ,基本特征是言此及彼 ,意在言外。它不仅是《圣经》作者最常使用的修辞手段 ,也是普遍存在于希伯来 -基督教文化中的重要思维模式。本文追溯了西方文化史上的隐喻阐释传统 ,论及希腊哲学家对荷马诗史的诠释 ,亚里思托布鲁斯、斐洛、奥利根、托马斯·阿奎那、但丁对《圣经》的解读 ,隐喻的内在肌理和外在样式 ,并探讨了福音书中的比喻种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名词所指具有空间特征,故名词具有空间义。名词也具有空间量。空间量是名词主要的词类语义基础;名词空间量的主要语法形式是名词加量词来修饰。名词表达空间义时一般出现在句法结构的主宾语的位置上,以加量词为常式,但表示类指性事物时不加量词也具有空间义。  相似文献   
997.
从两原子叠加态出发,通过求解薛定格方程,研究了双原子压缩,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压缩现象可持续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压缩现象与非压缩现象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跨文化叙事转换、跨文化模态转换、跨文化多模态语篇设计、语篇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等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过程,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99.
多模态逻辑系统是在经典模态逻辑基础上增加多个模态词而得到的系统,Walter Carnielli 和Claudio Pizzi在专著Modalities and Multimodalities中提出了更为一般化的多模态逻辑系统,证明了这些系统的完全性.混合逻辑系统是在模态逻辑基础上增加名词性词(nominal)作为一类特殊的命题,并增加满足算子等联结词而得到的系统,它有着更丰富的表达力.人们对经典模态逻辑和时态逻辑的混合系统已经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把混合逻辑的方法推广运用到更一般的正规多模态逻辑中,同时证明它的完全性.  相似文献   
1000.
多模态话语理论的不断完善及其在众多领域的成功应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释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工具,采取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制作电视节目以及音乐传唱等多模态文本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释读,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多媒体语境中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