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4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174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杨小敏 《兰州学刊》2012,(2):103-106,111
宋徽宗时代,是北宋社会救济制度发展的最高峰,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救助机构普遍建立,且有一套较成熟、科学的管理办法。这一时期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宋徽宗君臣盛世情结的影响。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全社会财富有限的情况下,过度的济贫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4.
辛弃疾入仕后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指导来发展传统重农思想并进行营农实践。他又曾两度被罢闲居农村,把乡村作为独特生命体验的世外桃源,以农村词赞美农人劳动、田园风光,抒写乡村生活,从而表现出深郁农村情感。  相似文献   
65.
道德箴规与中国文学叙事的救赎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恶扬善的道德箴规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民族心灵文化图景上形成一种追索历史、质问自我的叙事张力,这种拷问灵魂的理性主义取向,影响着中国文学宏大叙事的发展轨迹.对人性的挖掘,对故事结局的设置,呈现出一股基于民族心理积淀的救赎潮流.现实生活中的巨大情欲磁场,促使神道设教向人情回报位移,道德说教流于形式,其针对现实社会的救赎效果往往被汹涌的写情道俗思潮所冲蚀,受到一定范围的打压,消解了它的道德震撼效应.  相似文献   
66.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低值货币本位形成以及长期延续的历史原因,梳理隐藏在这种货币本位格局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机理与变迁逻辑,并尝试性地揭示,作为一种本位演进环节缺失的货币制度,在遭遇已然经历本位嬗递完整过程的外部货币体系的挑战时,所必然面临的货币困境的性质。本文的考察发现,在中国货币演进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恋铜情结"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各种利益诉求都纠缠于此,从而形成了一个低水平的货币制度均衡。正是基于这种均衡,曾经负载着无数货币文化荣耀的"交子体系"才显露出其真实的货币面目,这种被誉为全球最早的纸币体系竟然只是覆盖在铜本位之上的一层绚烂"外衣"!循着此后的货币演进路径,铜本位与贵金属货币的冲突此起彼伏,到明清以降则愈演愈烈,并形成了"本位困局"。表面看是货币本位之争,实质上则是既得政治利益与新兴商业利益的殊死竞争,这种竞争随着近代西方高本位货币因素的进入而变得更加纷乱复杂。中西货币体系的冲突迅速凸显出低本位货币制度的"先天劣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货币本位的长期低水平徘徊使其丧失嬗递升级的基本功能,从而未能与银行体系建立应有的联系,最终使得中国的货币演进机制一直缺乏微观金融基础的有效支撑。重要的是,这种货币演进机制的缺陷无疑会对当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67.
《〈三千书〉初探>》一文中认为<三千书>深受越南方面的影响,是越南字喃对地区性的方块壮字之影响的结果.实际上<三千书>的使用者壮族布傣族群的前身是越南的王族,<三千书>现象反映了布傣族群深厚的帝王情结.  相似文献   
68.
许刚 《民族论坛》2009,(10):22-24
一个以农民身份为自豪的土家汉子,一个对农民动真心、见真情的国家干部,曾经领导着仅有7人编制的行政单位,在7年的联村扶贫中,千方百计筹集了250万资金为农民办实事,这个人,叫唐炎生。他自己说,大号叫农民。  相似文献   
69.
试论康有为的终极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文凤 《东方论坛》2004,(2):104-108
康有为以大同理想作为终极目标,从道德和宗教两个层面同时建构其终极关怀体系,不仅实现了"仁"的本体境界的深化与突破,而且使传统儒学的核心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首开近代终极关怀思想之先河,深刻影响了现代新儒家"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终极关怀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康有为列为新儒家的先驱或启蒙,似不为过.  相似文献   
70.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褒贬不一,尤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吉姆更是成为人们竟相评论的对象。吉姆究竟是否可以称为英雄,各家各有评说,但是在康拉德创作《吉姆老爷》的过程中,他的英雄情结始终左右着主人公吉姆的命运。小说中康拉德对场面描写的刻意安排以及小说的外部形式,都以把吉姆塑造成一个悲剧式英雄为目的。康拉德的英雄情结在暗中指引着他把吉姆推向死亡,并在死亡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