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辛亥革命成亦传媒败亦传媒.1903年的“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史中第一次革命高涨期的直接契机,1911年8月的“大江报案”则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南京临时政府初期在传媒法制方面,曾经推行了比当时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广泛更宽容的无限制言论自由原则.1913年袁世凯政府制造的“癸丑报灾”成为了民国传媒法制的转折点,1925年的火烧晨报馆事件则预示了近代传媒法制中“不宽容”时代的诞生.辛亥革命时期传媒法制思想的光与影同在,值得我们汲取和警觉.  相似文献   
52.
淮河文明和其他大河文明一样,其形成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其衰落与外力入侵、人类过度开发与破坏自然大有关系。与其他文明相比,淮河文明有两大不同点,一是其发生发展深受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影响,二是它的衰落与黄河的南侵直接相关。大河文明兴衰的互相比较对目前淮河的治理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3.
河南大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建强先生在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万战红、李冰儒夫妻的帮助下,潜心多年研制出了一套废旧塑料深加工机械——废旧塑料胶油溶出设备,可直接生产油漆、房顶堵漏防水剂、金属防锈液、高级原  相似文献   
54.
台湾"大河小说"气势雄浑磅礴,将台湾人民半个世纪的生活和斗争涵盖其中,表现爱祖国、爱民族的母题,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史诗特质,及对民族向心力的热烈赞誉,充盈着深厚的史志意蕴。  相似文献   
55.
经过第一阶段中期的挫折,大江文学终于走向成熟。其标志就是《个人的体验》的问世。把长子出生的烦恼和广岛原子弹爆炸后遗症等社会乃至人类的灾难有机结合起来,以独特的文体从极特殊的个人的体验中寻求拯救人类的普遍意义,这是大江文学第一阶段后期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56.
<千载佳句>一书,系日人大江维时所编,以写本形式流传,成书于公元960年即宋开国之前,以两句一联的形式,选收唐诗佳句1083联,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唐诗名句选.以编纂年代早,流传路径有别于国内传本,故引录诗句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可为<全唐诗>及国内唐诗重要刊本提供补佚和校勘.  相似文献   
57.
大河唐城     
《中文信息》2008,(5):55
唐代古城遗址,所以叫大河唐城或大河古城。古城呈长方形,中部有一道较宽的城墙将古城分为东西两个小城,分别为主城和副城。城墙中有门道相同,系夯土筑,土质为黄土。城内建筑遗址均已不存。城内采集文物有陶器、石器,建筑材料及少量钱币。  相似文献   
58.
陈颖 《东南学术》2013,(1):195-202
上世纪50至80年代是海峡两岸严重对峙时期,期间两岸作家各创作有若干以大陆八年抗战为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观念,对同一历史题材作出了大相径庭的政治评判和审美表现,但两者间也有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内在同一。本论文以大陆作家艾煊的《大江风雷》和台湾作家司马中原的《狼烟》为阐述对象,从时代背景、题材审视和审美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9.
文章认为大河流域应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主战场,理由有三一是大河流域孕育重要的内河经济带;二是大河流域开发往往伴随严重的生态环境;三是大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0.
明万历时,吏部左侍郎赵用贤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义乌知县赵大河撰写墓志铭,透露了他们两人意气相投,性刚有才,但仕途多舛的共性.赵大河为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莫逆之交,协助戚招募义乌兵组训成抗倭主力戚家军,并任监军.他爱国爱民,刚毅清正,为人所敬仰,却为历史所湮没,幸赖赵用贤撰写的墓志铭得以留传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