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8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54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戈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81-84
大禹在太湖地区留有不少古迹遗闻:在林屋洞存放素书;从太湖中牵山至陆地;在禹期山与诸侯共商治水大计,并留下辅佐官治苏等传说;自古以来建有众多祀禹建筑.从上述史迹可知,尧舜时代太湖洪水泛滥,大禹曾至此治水,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可证明,禹期山,似即会稽山,地点在今苏州. 相似文献
62.
大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大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抵御西方价值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通过统筹推进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社会实践锻炼和网
络空间渗透“四个课堂”建设,将大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
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3.
大禹治水与夏族东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松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1-4
距今4200至4000年,因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的确存在一个持续时间大约200年之久的洪水期。因此大禹治水的各种传说,剔除其中过分神异的成分,还是可以作为传说期的历史材料来予以认识和利用的。大禹治水的重点在兖州,平治兖州水患的方略为“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有夏姒姓集团正是伴随大禹疏浚济、漯而东进,并于大禹登基为王以后立国于济、漯流域的;此不仅有传世古史资料为证,也有田野考古资料为证。 相似文献
64.
李德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25-29
在我国的传世典籍中,战国的<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后成都郫县人扬雄的<蜀王本纪>也有"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的文字记载,但汶山郡所辖诸县都有大禹的活动遗迹,因而出现了大禹出生地之争.今通过对几处石纽的名与实的景观、石纽地名传存、"石纽"与"石纽山"题刻、古籍中"石纽山"记载、"涂禹山"与"禹碑岭"等遗迹、北川县禹穴沟三处"禹穴"题刻、什邡市"禹穴"等内容的考证可知,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山才是名副其实的石纽山,也就是大禹王出生地. 相似文献
65.
民族认同与高密境内的鲧、禹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灿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86-91
先秦、秦汉以来发生于全国各地的大量大禹的传说和禹迹,大多存在不少可疑之处。“殛鲧于羽山”及“鲧娶有辛(莘)氏女”的传说,反映了族群流徙及通婚,为夷、夏之间渗透融合的重要渠道。发生于高密一带的鲧、禹传说似与战国、秦汉以来东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对华夏民族的大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66.
67.
68.
中国各地的活态神话资源,是构成乡土文化情结和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川西地区是大禹神话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的大禹神话分属不同的族群,对应于不同历史时期,神话资源整体上呈现出复合型、多层次的特征。大禹神话在多样的历史情境中发挥了促进羌汉民族交流,联结入川移民群体的作用。从晚近历史上川西地区大禹神话资源凝聚区域文化认同的功能来看,充分利用各地域的中华神话资源,有助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69.
70.
禹被颂为“中华共祖”。“禹”文化符号的诠释与宣传,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大有裨益。学界对“大禹”存在的历史真实性仍有争议,超越疑古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禹”作为文化符号意义上的存在性已然无比“真实”。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拜与追思,禹庙、禹陵遍布;大禹足迹遍及各地;除治水之功外,大禹功绩还在于打破氏族部落时期的政治组织形式,建立夏朝,“画为九州”“任土作贡”,为后继者开创了国家形成与发展范式;大禹改造自然的哲学智慧以及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安邦救民等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价值丰碑。“禹”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给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磅礴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