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1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2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将现金股利区分为收益性和权益性现金股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对不同性质现金股利政策的偏好。理论上证明并检验了大股东通过减少收益性现金股利和提高权益性现金股利进行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92.
巨灾风险债券的契约条款是债券交易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载体。基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对应的一般原则,必须在理顺债券运行中多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巨灾风险债券的条款设计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也不例外的在于如何平衡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债券的顺利运作。但是,在进行巨灾风险债券契约条款设计时,必须比较巨灾风险债券在现金流结构、信用结构和期权结构上与一般债券的异同,在债券契约条款设计中应包含一些限制性条款,以便巨灾风险债券的契约条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3.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参与主体在资源禀赋、利益偏好和角色作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异质性成员间的合作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基于浙江省3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结构从一开始就呈现高度的异质性,少数核心成员与多数普通成员并存。在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权结构上普遍采用资本化方式,少数核心人员占有相对集中的多数出资额;控制权上主要由少数拥有一定资源和较多出资额的核心成员掌握;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之后,可分配盈余主要采取按出资比例和交易量(额)在社员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出资的作用相对突出。从激励相容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组织结构在聚集生产要素和降低代理成本方面体现了效率。  相似文献   
94.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当前公司治理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对大股东侵害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对其监督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偿。因而,完善大股东侵害治理的措施主要有:转变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传统观念;我国司法部门加大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增加公司价值;中小股东加强维权意识;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严格执法,在市场监管中加大对大股东侵害的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95.
巨灾风险债券的契约条款是债券交易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载体。基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对应的一般原则,必须在理顺债券运行中多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巨灾风险债券的条款设计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也不例外的在于如何平衡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债券的顺利运作。但是,在进行巨灾风险债券契约条款设计时,必须比较巨灾风险债券在现金流结构、信用结构和期权结构上与一般债券的异同,在债券契约条款设计中应包含一此限制性条款,以便巨灾风险债券的契约条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6.
周建华 《经理人》2004,(2):96-98
通常公司老板只有一个,但在一个60多人的小公司,却有20 多个“老板”。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公司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间的经验关系,考察了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功能。通过结合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一个多元模型,来说明第二大股东是如何监督第一大股东,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发现,我国并不存在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第二大股东的存在没有显示出积极的治理激励功能,没有反映出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激励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相对控股是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8.
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是对基金能否在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则鲜有研究。本文首次按照基金监督对象的不同,将基金的监督作用分为"监督高管"和"监督大股东",从基金公司的治理状况出发检验在上市公司高管非自愿性变更决策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在基金公司治理状况比较差的条件下,基金会与上市公司高管"合谋";而当基金公司治理状况比较好的条件下,基金公司在上市公司高管非自愿性变更决策中能够发挥"监督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没有发现基金公司"监督高管"的证据。"监督大股东"假说的提出,既丰富了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也是首次从企业微观决策层面发现基金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发挥积极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99.
大股东的资产注入行为理论上存在掏空和支持两种动机。文章通过运用事件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资产注入的股东财富效应取决于资产注入的具体代理变量: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与注入资产规模和注入模式显著正相关,而与注入资产类型和所有权性质关系不显著;资产注入的长期股价表现与注入资产的类型和规模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所有权性质和注入模式呈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的存在又为公司的有效治理蒙上了一层面纱。约束大股东行为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现阶段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而公司声誉通过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性经营,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一个有效机制。选取中国2011—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别对大股东侵占和公司声誉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公司的良好声誉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