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58篇 |
免费 | 631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12篇 |
劳动科学 | 72篇 |
民族学 | 380篇 |
人才学 | 261篇 |
人口学 | 64篇 |
丛书文集 | 5707篇 |
理论方法论 | 944篇 |
综合类 | 12072篇 |
社会学 | 1354篇 |
统计学 | 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46篇 |
2023年 | 467篇 |
2022年 | 500篇 |
2021年 | 640篇 |
2020年 | 624篇 |
2019年 | 513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845篇 |
2014年 | 1492篇 |
2013年 | 1148篇 |
2012年 | 1339篇 |
2011年 | 1435篇 |
2010年 | 1473篇 |
2009年 | 1459篇 |
2008年 | 1757篇 |
2007年 | 1356篇 |
2006年 | 1144篇 |
2005年 | 946篇 |
2004年 | 799篇 |
2003年 | 686篇 |
2002年 | 612篇 |
2001年 | 597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249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郭长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77-80
传统家训中关于治家之道的思想主要包括以圣贤为范的立家之道、以教子为先的兴家之道、以勤俭为务的持家之道、以睦亲为上的齐家之道等内容。它们是承载圣贤人格思想和教化方法的有效载体。发掘传统家训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 ,对于推动当代家庭道德建设 ,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 ,促进社会稳定 ,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张达尧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2):130-132
教育管理思维决定着课程改革的组织形式、实验的有序开展和课程的内涵性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关系到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索的层面上,审视新时期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接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时代观念;二是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三是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53.
954.
《联合国宪章》是一多边国际公约,但同时又是一类特殊的条约,具有宪法性条约的特征,对于维护国际法治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国际法院在对《联合国宪章》进行解释的时候,采取了不同于一般条约的解释方法,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宪章的权威与统一。但同时,国际法院在此方面也不能走得太远,必须进行一定的自我抑制。 相似文献
955.
956.
杨山川和孙燕燕本拥有一个快乐的“丁克”家庭。然而,和所有的“丁克”家庭一样,夫妻俩同时受到闲言碎语的攻击。忍无可忍之中,孙燕燕故意怀孕后流产,而杨山川却采取了更加荒唐的形式——强奸来证明自己的生育能力。最终,一个快乐的家庭就这样在流言飞语和用荒唐的行为中解体了……“丁克”家庭怎奈人言可畏杨山川和孙燕燕是大学同学。1996年毕业后,杨山川应聘到一家媒体公司做编辑,孙燕燕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两年后,他们在双方父母的资助下,贷款买了一套两居室,并携手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杨山川和孙燕燕都是思想前卫的时尚青年,喜… 相似文献
957.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中未脱“不”字,通过对《论语》中出现的所有“患”字用法的分析可知,此处的“患得之”意为“以能否得到为患”。 相似文献
958.
公共领域的建设是当前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之一,汉娜·阿伦特通过对人的“复数性”,对事实真理、公民异议权、参与式民主等概念的分析,对公共领域的建设作出了富有原创力的思考,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从天道、学术、人性修养等几个方面 ,对包括《论语》、《朱子》及部分传统说词在内的 2 0余条儒学伦理精华进行“穿越” ,即依据中国当代现实来改造它们。这是作者所创“本体性否定”的具象性表达 ,意在探讨新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树立正常、健康的人格 ,以造就健康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960.
进入80年代后期,陈忠实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新质,现代意识的获得,使陈忠实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了与民族共反思。他的一系列作品表现了对我们民族生存的历史性拷问与道德性质询,呈现了新的审美风貌。这种变化有着一条演变的轨迹。沉重感是陈忠实创作心态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