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每次看到两岁左右的小女孩,林凤(化名)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疼。  相似文献   
92.
新莲 《百姓生活》2011,(10):43-44
千万富翁神秘失踪,警方侦查一男两女 2011年2月23日,一个名叫何岩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赶到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报案:“我的同学邵达波在长沙莫名其妙失踪,估计出大事了!”  相似文献   
93.
5月23日下午,一个来自四川法院的电话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林文学的注意:“借地震之机哄抬物价可否定罪?医疗防疫中的问题、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踪等,都是现在司法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4.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重伤的认定对于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交通肇事致人落水失踪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却没有任何评价.长期的法律空白导致司法实务部门对交通肇事致人失踪的行为常常作出不同处理,不确定性裁判时有发生,或不予起诉,或宣告死亡,或推定死亡,又或直接定罪处罚等.虽然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遇害者下落不明的水上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中明确指出,“根据被告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下落不明的这一事实,以交通肇事定罪处罚”,但直到今天,立法及司法机关始终没有在法律规范层面继续跟进.本文主张通过出台刑事司法解释的途径将“人员失踪”的法律适用进一步规范化,为司法机关提供惩罚水上交通肇事者的法律依据,最终达到预防犯罪、激励海难救助、减少社会危害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5.
小朗 《百姓生活》2013,(9):62-62
1980年,年仅20岁的前苏联士兵巴克雷特丁·哈奇莫夫在阿富汗作战时因受伤而失踪,军队和家人都以为他早已阵亡。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2013年2月底,一个专门寻找前苏联失踪老兵的非营利组织,居然在阿富汗意外找到了这名“失踪”长达33年的老兵。  相似文献   
96.
封润 《社会工作》2011,(14):32-34
儿童青少年遭遇诱拐及逃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热议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在台湾实习经历以及对大陆与台湾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开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就两岸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借鉴台湾经验、提高大陆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劳动合同终止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劳动者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而终止劳动合同是其规定的情形之一,然而这一规定却存在诸多疑点。本文从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的中止及其中止期间的待遇、工伤和非工伤的认定及其相关待遇问题,提出了需要在劳动合同的司法解释和社会保险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进行规制和完善的建议,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探讨一般利害关系人与失踪人近亲属在申请宣告死亡上的顺位问题纯粹是一种误解。宣告死亡之申请人顺位之核心争点应系于配偶和其他近亲属(主要是父母与子女)的利益衡量。但配偶的身份利益实际上却是虚幻的,故法律不能为保护虚幻的身份利益而不顾其他近亲属的现实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99.
法律诉讼机制是根治上市公司对高管失踪信息披露文字游戏的事后处罚机制。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根治文字游戏的事前预防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0.
在性别失衡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不断加剧。文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单区域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充分考虑积极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影响,设置不同的方案预测2021-2100年全国未婚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数据,利用未婚男性过剩规模、潜在初婚比、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测度我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的变动趋势,得到如下结论:第一,2020-2100年婚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先加剧后减缓,婚龄未婚男性过剩规模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4 913万人。潜在初婚比将在2052年左右达到峰值183.9。第二,1970-2050年出生队列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2020年左右出生队列达到峰值,“10后”男性将面临最为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第三,积极生育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缓解未来男性婚姻挤压。出生性别比越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程度越低;总和生育率越高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程度越低。第四,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以往被高估。根据最新的第七次全国普查数据,采用逆存活法测算发现将近一半的“失踪”女性被找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