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66篇
社会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梁祝戏曲故事渊远流长,在梁祝戏曲中,祝英台大胆追求幸福与爱情的行为具有女权主义精神,本文试从女权的压制与张扬、“女追男”的故事情节、“女扮男妆”女权主义的彰显、“化蝶”的象征性意义等方面分析女权主义精神在梁祝戏曲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2.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坤 《中国学术》2004,5(1):281-309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迅速重构的全球化时代。植根于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的社会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同阶级/阶层、种族、族群(ethnicity)、种姓(caste)、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年龄、文化、语言、地区/地域及国家等社会差异和权力等级,纵横交织,不仅挚肘着世界各地社会与经济变迁的进程,而且伴随各地社会的转变而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女权主  相似文献   
33.
在当前的学术话语中,"身体"是一个日益凸显、频率渐高的话题.在关于消费社会和视觉文化的著述中,"身体"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如博德里亚的名著<消费社会>中,即有"最美的消费品:身体"这样非常醒目的一节.西方学者在进行文化研究时也对"身体"本身的研究非常重视.在美学领域中,"身体"也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命题.这些理论现象是很应该得到我们关注的,同时,我也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4.
黄宇 《兰州学刊》2007,1(8):100-103,156
生育是女性天然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在18世纪工业化以来,男性逐步走向市场中有报酬的工作,女性却日益被其自然属性禁锢在家庭领域中,这种状况强化了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与情感上的附属与屈从的地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西方现代思潮,第一次对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了关注,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35.
二战后新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对欧美政党政治造成了深刻影响.新中产阶级成为选民的主体,社会民主党围绕着新中产阶级的改革使得他们在90年代后半期重新获得了执政地位.与此同时,欧美政治议程开始发生转变:从关注经济问题的"一元政治"转向关注经济、环境、教育、道德、同性恋、女权主义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多元政治".  相似文献   
36.
五四时期由男性"新青年"主办的《妇女杂志》曾在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他们也讨论妇女求学、就业等问题,但却将更多的篇幅集中于"自由恋爱"和婚姻生育问题,欲以"自由恋爱"和"母性"取代妇女问题的解决的意向极为明显,为此他们提出了包含着个性解放、妇女解放、欲望想象等多重因素的"妇女主义".虽然"妇女主义"已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想象.但却依然是一种以男性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和立场的对妇女的想象,它与中国现代初期的女权启蒙一样,是一种男性话语对女性乃至女权主义的建构,而不是妇女自己创建和从事的事业.  相似文献   
37.
激进派女权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进女权主义理论,提出一种对待男性、对待平等的更为合理的理解.这种理论从责任和义务这一对概念范畴出发,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截然对抗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男女平等事业或妇女解放的可能出路是承认和尊重男女差异,并赋予女性生育这一特殊义务以相应的权利,让男性与女性携手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8.
白劲鹏 《求是学刊》2007,34(1):118-121
目前盛行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其实并不是“文学批评”,因此,至少在现阶段,我们应该慎用这一所谓批评方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之所以不是“文学批评”是因为它缺少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特征。在批评实践方面,女权主义批评没有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实际上是将文学重新变为哲学或政治的奴仆,本质上是文学理论的倒退。  相似文献   
39.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界 ,在后现代问题清理中有了新的话语转型 :以共同对话取代话语对抗 ,以多元阐释取代话语霸权 ,用兼容并包取代话语独断 ,用承认差异的新思维代替强求统一的旧思路。社会科学在有效厘清后现代理论的负面效应的同时 ,正在不断摆脱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之间话语沟通的理论困境 .当代中国学术界在获得对历史和现实的新的观照中 ,接受新的文化理论变革理念 ,有了真正意义上文化社会的反思。这体现在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反思、后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研究、后现代问题与神学思想的厘定、后现代社会科学问题的剖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40.
于文秀 《求是学刊》2005,32(4):87-92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最突出特色是理论与方法上的异质性特征和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的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