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冯峥 《南方论刊》2012,(11):89-92
从阳江人自哪里迁来入手,利用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和族谱资料,把现在阳江各大姓氏的迁入路径作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并对各姓的族谱作了比较说明和论证,对现在阳江人从哪里来,有了条理清晰的脉络和深入的说明。  相似文献   
9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目前仍在使用的汉字姓氏约有4000个,不是《百家姓》所能涵盖得了的,其中有一些罕见姓氏,鲜为人知:而一些罕见姓氏又成为典故成语,读之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93.
汉民族姓氏中有少数娃与动物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动物名演变而来,甚至认为这是上古民族社会时期汉民族图腾崇拜的一种痕迹.该文通过对一些动物名之姓的分析,说明汉民族的动物名之姓的得娃过程与动物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4.
罗光辉 《华人时刊》2011,(11):66-67
看腻了都市的玻璃和金属,厌倦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来到云雾缭绕的闽(福建省)西南山区。行走在山谷盆地间,我看到了与青山绿水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大小土楼,感受到了前人为生存而生出的智慧和智慧以后的章法,以及没有科技而胜于科技的科学。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三门塘四大家族的族谱材料、碑文与访谈材料,大致勾勒了谢、刘、王、吴四大家族的定居历史,以及三门塘村落的形成过程;族谱提供了家族血缘共同体的想象资源,与村落中实存于当下的建筑物,一同成为了不同姓氏空间的确认凭据.本文尝试将空间作为文化文本进行解读,突破空间的共时性,而将空间做一历时性的动态阐释,从而传达“空间界定历史”的学术意图.  相似文献   
96.
通常认为冯姓始祖为周文王之后毕万,长卿为冯姓第一人,但在长卿之前已有冯简子;而冯简子之前,已有冯长其人。冯姓发源于冯城,冯城最早见于《左传》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早于冯简子和魏长卿受封时间。金文中就有冯字,古籍中冯字有二音,一读ping,二读f6ng,凭、冯、溯是通假字。殷周青铜器中有“佣伯”,山西绛县还发现了佣...  相似文献   
97.
"三三"、"营长"、"空军"、"嘎嘎"……看到这些称呼,你千万不要以为它们是绰号或者职务名称,这可是一些真实的姓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趣味横生的姓名吧。有趣!数字姓氏排排坐"请问您贵姓?""我姓二""啥?""就是一二三四的二"……这并非小品中的台词,而是民警在户口整顿上门登记中与居民的对话。"有姓一的,也有姓二的,这些姓氏我们统称为‘数字派’!"这些姓氏真  相似文献   
98.
老子姓氏考     
对先秦诸子的称呼,一般是姓氏后面加“子”,如孔子、庄子等。而《史记》说老子姓李名耳,于是关于李耳为什么有违惯例地被称为“老子”,便成为历代学者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老子既姓李,同时也姓老,因为先秦的贵族可以同时具有几个姓氏。  相似文献   
99.
三家台蒙古族村是湖北省唯一的蒙古族村,该村落的蒙古族以部姓族人为主体.部姓族人们根据日常经验形成了“由姓而族”的家庭民族结构;蒙古语的姓氏与名字亦呈现出了“冷热并置”现象.部姓族人的姓名民俗与族群认同的关联性方面呈现出根基性族群认同与工具性族群认同交融的表征.就如何切实反映并归纳出日常生活范畴中当地人族群认同的特点,笔者初步提出“日常生活性族群认同”的观点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100.
古代佛教僧人在东晋道安提倡姓“释”之前,按照“从师命氏”原则,都以师父之姓冠为己姓.汉文僧传中出现一批“帛”姓僧人,其籍贯有印度人、西域人、龟兹人、中原人.但是后来有学者将凡冠以“帛”姓的僧人,均推测为龟兹人.以后以讹为真,长期误传.其不仅使僧人籍贯上的错讹流传,也因这些僧人的佛学派属、译经性质而造成龟兹佛教历史、思想体系论述失当.给龟兹佛教史研究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佛教经典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考辩,以纠正长期的不实之词,还古代僧人“姓氏”问题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