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5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管理学   1043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316篇
人才学   237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4064篇
理论方法论   657篇
综合类   8702篇
社会学   899篇
统计学   186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38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1084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988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1173篇
  2007年   921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41.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感性消费是当今消费较为普遍的现象 ,也是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感性消费行为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综合商场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探讨适合现代服务的特点及商场功能的新变化 ,探讨适合现代感性消费趋势的商场销售服务策略 ,包括注重服务内涵 ,开展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商场服务 ,以促进我国多数商场服务质量迅速提高 ,提高商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2.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并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探索、形成过程及其内容结构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4.
名词化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名词化作为一种隐喻的手段在语篇中的作用 ;并分析了名词化同人们认识世界过程的关系。由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有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 ,名词化现象将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同时 ,学生具备运用名词化的能力反映了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45.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迅速蹿起,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撼动,新媒体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凸显,但新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独立存在,传统媒体可以借用新媒体的渠道拓展其媒体空间,做跨媒体传播,创建新旧媒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6.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辅导员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层次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概念入手,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的意义,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资格制度建立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47.
盗匪问题是清末广东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常能见到诸如"粤东之盗,甲于天下"的说法。盗匪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少也卷入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危及当权者的统治。为消弭匪乱,稳定社会,清政府当局推行严厉清乡政策,以军事手段打击盗匪,而效果却并不明显。清末广东匪患的严重化以及政府于治理上的疲软处境,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清末社会及清政府垮台的社会基础提供了更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48.
媒介从来就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 ,无论是其作为技术还是手段 ,它都被作为社会架构中的一部分而受到控制 ,虽然这种控制是多方面和多渠道的 ,但其根本则源于社会。本着这一观点 ,本文拟从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操作以及所谓媒介自律等方面去粗略探讨其控制的社会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力图说明社会与媒介的共同前进其实是在双方的互相牵制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49.
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媒介的版图与生态意识,是基于当前国内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意在强调在共时空状态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媒介制品,或者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媒介机构有机配置与组合,也就是构建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是以整体的舍力而非单一的形式对人实施具体的影响,此项倡导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介的生态与版图意识还可以帮助梳理、调整当前媒介设置与媒介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正是其紧迫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50.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6,27(1):34-36
唐湜诗歌评论的理论价值主要凸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新诗的形式问题上,主张寓自由于格律之中,通过节奏与韵律来制约自由化,把自由化与格律化辩证统一起来;二是在新诗的审美追求上,认为新诗诗美的化境是走向意象的凝定;三是对诗歌含蓄美的倡导和肯定。这三个方面对于新诗的建设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