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8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76篇
丛书文集   1400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2189篇
社会学   18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相对而言,儒家学说虽不如道家和释家哲学那样超脱于俗尘之上,但同样重视超越的人生价值。在《论语·雍也》中所记载着孔子的名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尔,贤哉回也!”就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极高明而中庸”的生命境界。以上引自张映辉发表在《北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口才的三个阶段:学说、愿说;常说、会说;能讲、善教。  相似文献   
43.
剩余价值学说与“历史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存在双重逻辑:马克思创建剩余价值学说的历程经历了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多重转变,它既是灵活运用“历史科学”的表率,亦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而使之成为“一门历史的科学”的必然结果。从研究内容的演进逻辑来讲,马克思经历了从眷注“异化劳动”这一剩余价值的结果表现到探析剩余价值的产生之源,再到揭示资产阶级剩余价值必然灭亡的“不可避免”的命运的研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科学。从研究领域的演进逻辑来讲,马克思经历了从哲学审视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旨归,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科学。从研究方法的演进逻辑来讲,马克思创造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革新,从揭示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到揭露“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特殊表现形式的剥削本质,形成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科学。从研究思路的演进逻辑来讲,马克思从历史经验逻辑、思想理论逻辑、主题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高度创立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建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认识论科学。  相似文献   
44.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霸”即“伯”,即争当“诸侯长”。历史上,虽有孟子等儒者对春秋史事评价过低,但孔子作《春秋》记载春秋大事,对齐桓公、晋文公主盟之事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并从这段历史中发现政治智慧与思想之光,以“大义”和“微言”形式总结其中的经验。“大义”主要有:“尊王”“尊周”,反分裂;“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治理,“会盟”共商;倡仁道,鄙诈力等。“微言”主要有:“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新“夷夏”观等。《春秋》“大义”和“微言”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和价值,可以进行现代性阐发与转化: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推举贤能理政;文化上,促进文明交流与民族融合,维护文明延续发展与民族团结等,这些在当代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新世纪领导者》2006,(10):64-64
首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教育奖”是如何设立的 17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曲阜.向在。全民救育”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印度和摩洛哥官方组织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  相似文献   
46.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7.
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一语,到孟子的"性善"论,其间蕴含着怎样的端绪和脉络,过去由于资料有限,很难进行论证。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等儒家文献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儒学传统持续与变迁的文献依据。事实上,《性自命出》篇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蕴含着先验性善论的端绪,孟子承此端绪进一步展开,采用即心言性的独特思路,突出了心的内在反思能力及其对自然之欲的超越和主宰。孟子对性与天道的贯通,以及对"仁"之意涵的发挥,的确是得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而善绍之。  相似文献   
48.
柏拉图和孔子是东西方轴心期的代表性大家,他们的思想可谓是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凝聚之点。对两位大家思想的多维度研究,将推进对柏、孔思想及其所承载的中西文化元素的再认识。在互训视域下,本文将柏、孔思想并置于一个比照体系之中。首先,从最根本的人、天关系角度出发,梳理柏、孔的"天人思想"("理念、善、正义"与"仁、礼"),并对柏、孔"天人思想"的三个核心取向——"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世界"、天上之"善"与人心之"仁"、"两个正义"与人伦之"礼"——进行对比;其次,从"天人思想"推演出柏、孔的"育人思想"("哲学王的培养"与"圣贤君子的培养"),通过对柏、孔"育人思想"的两个核心层面——"追寻哲学"与"修身治国"、"善之知识"与"行中之知"——进行互观,使柏、孔思想在一个共时的比照体系中得到崭新的呈现。  相似文献   
49.
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思想也是多元化的思想。中西方社会不同,必然导致思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绝不是互相对立水火不容的,我们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以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为主线,分析在历史长河演进中对待孔子思想的态度变化,深刻挖掘孔子思想在新时期下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0.
孔见 《中华魂》2014,(9):62-62
正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一生信奉周礼,连做梦也常常梦见周公,所以他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梦想通过仕途实现这个理想。他当过权贵的家臣,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在鲁国任司寇,并一度代理相事。地位显赫了,但他的一套主张并没有被人接受。他作为私学的开创者,只好率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求官谋职,宣传他的主张。13年间颠沛流离,远至楚国。其间,"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真可谓"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而那些醉心于夺地争霸的君王们并没有接受他。当他的从政行道希望化为泡影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并笔削春秋,修诗编书,传播自己的学说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