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8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76篇
丛书文集   1400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2189篇
社会学   18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孔子的传播理念是"和而不同",即"仁"与"礼"的统一。就人际传播而言,"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平等传播关系的建立提出了理论依据。孔子的传播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传播符号、传播目的、受众思想、舆论思想、传播环境等诸多方面。其对传播符号的论述涉及传播符号的划分、语言的遮蔽性、语言的工具性、传播符号的规范、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其传播目的论带有很强的实践理性色彩,认为传播的目的在于由"学"而"习",在于"言"和"行"的统一;风草论是孔子受众思想的重要方面,他一方面认为君子对民众的教化恰如风过草偃,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又认为传播威力虽然巨大,但也有一定限度,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非一日之功,这比"魔弹论"更加客观;历史传播方面,他认识到"载之空言"和"见之于行事"两种传播方式迥异的传播效果,发明了"托古立言"的传播方式;他还强调在舆论与独立思考之间加以平衡,既重视舆论又不盲从。  相似文献   
72.
胡晓辉  胡中习 《中华魂》2012,(20):23-26
水是什么?是人类生命的宝贵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水是诗,水是歌,是跃动着的文化浪花。文化在最早时是指人活动的痕迹,与"人"这个中心概念有关,人的活动痕迹多了以后,慢慢地就形成了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当中,根据人的喜好进行取舍,这样就形成了精神价值。因此,可以简单定义:文化是人的一种精神价  相似文献   
73.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跟"和"有什么区别?在《左传》中,晏婴就很好地解释了"和"与"同"的区别。他对齐景公讲,什么叫"和"?就像做菜那样,各种肉、菜咸的、酸的,配合好了,放在一起,煮出来的菜很好吃,汤也很好  相似文献   
74.
身正为范 《论语·子路篇》:"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只要自己的行为端正,就算不下任何命令,部下也会遵从;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无论制定什么政策,部下也不会遵从.孔子的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个基本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是领导者必须牢记在心的.因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部下的注意,领导者以端正的态度或行为出现在部下面前,会有效提振部下的士气,如此以来,组织的公关氛围就会融洽、和谐,出现蒸蒸日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75.
儒家提出的中和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原则就是孔子提出的"时中"论和"和而不同"论,前者即"中"作为公正、公平之价值,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需要主体根据不同的"时"或境遇加以灵活地运用;后者即"和"作为和谐、和平之价值,乃是一种基于"不同"的有序或差序和谐,它需要主体养成包容、谦让的"内圣"心境。中和思想为当代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和谐世界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6.
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有关“美”的核心观点是“里仁为美”.“里仁”是指一种居住方式,其实质是动作行为的静态持续.因而“里仁”之美就不是对象性的,而是生成意义上的.“里仁”之美之所以能够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孔子对道德凝聚力和感化力的坚定信念.由于孔子同时把“处仁”看作是源于智慧的规定和获得智慧的标志,因此区别于古希腊智慧的自然性特征,孔子以及先秦时期的智慧观都主要指向国家社会和人伦秩序,这也正是先秦古典智慧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7.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界定,但大多难以涵盖语法化的各种现象和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与类型学、构式语法等语言学前沿领域相结合,不断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法化的内涵加以梳理并对语法化的核心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8.
正子贡问孔子,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孔子认为,对"众恶之"或"众好之"的人,都要进一步考察,方能下结论。孔子把人品鉴定为三种类型。一曰"乡愿",即伪善人;二曰"中行",即合乎中庸之道者;三曰"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按此归类,众好之者,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79.
<正>儒学经典《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经常阅读既可增强理性思考的能力,又可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特别是书中的一些寓言故事,针砭时弊、趣味横生、引人深思,对年轻公务员做人处事具有深刻的启示。一、"楚人学齐语":交友慎才能拒腐蚀【楚人学齐语】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是想要你的国王达到善的境地吗?让我明确地告诉你,在这里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来教他呢?"戴不胜说:"让齐国人来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众多楚国人吵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若  相似文献   
80.
崔嵘 《家庭科技》2009,(1):31-31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脚掌上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