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66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941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在美学史上,无论是研究美本身还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美的涵义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结。本文运用分析美学追求概念涵义清晰性的精神,运用审美生态学的理论,对"美的本质"这一美学史上千古难题做出再思考,认为美是人心中高悬的一杆标尺,是最高的理想,用以衡量万事万物的好与坏,不一样的标尺就有不一样的美本质观。在人类的审美历史上,经历了从客体化的天态审美场到主体化的人态审美场再到天人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的范式转换,关于美的标尺的观念或美本质的观念也就出现了形式美观、真美观、善美观与生态整体价值美观,而生态整体价值美观则能将一切关于美本质的纷争包容其中。  相似文献   
62.
乐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从原始乐的具体运用来说,总是与人的物质活动、祭祀活动、图腾信仰以及人的情感宣泄联系在一起,乐作为通神工具,借助历史分析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从乐在祭祀活动中所具有的巫术性的通神功能的角度,可以揭示原始人对如何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所作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63.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文学创作未见多少"文以载道"气味,其文学理论却给人留下强调教化作用的印象。全面考察其文学思想,的确存在"文章经国之大业",若非"甄明大义""平章邦国"则不足道的鄙薄"缘情体物,雕虫小技"之论,同时却又存在喜爱诗赋并激赏和极其尊崇"缘情体物"创作才能之语。这种矛盾性言论,包含着他对诗赋美文区别于、独立于经国之文而自具艺术特殊性质和价值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以旅顺太阳沟近代历史风貌区为研究案例探讨了近代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提出整体性保护与真原性利用相结合的保护观念 ,并阐述了旅顺太阳沟近代历史风貌区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5.
在全面考察唐代太乐令、太乐丞的任职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唐太乐令和太乐丞均必须由精通音乐者充任.岸边成雄以为任太乐令不必通晓音律之说与史实不合.太乐令的职责是亲自参与朝廷的各种音乐活动,并负有管理乐籍、管理校定乐器、整理歌词之责.  相似文献   
66.
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流派的思想家都试图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和探究来获得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本源的认识.与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的是,道家从"真"与"伪"的维度对人性进行界定和分析,展开了对"真"的追问和探索,把保持和尊重人的天性作为人类的立身之本,凸显出道家人性论的思维特质.道家对"真"的认识,直接指向回归人性、顺应人性,这一点对于在现实世界改变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理想、提高人生价值以及升华人性,显然是有其理论价值和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真善美境界阶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真,本质上表现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民带来的政治权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善,本质上表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美,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案件事实作为一个概念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如同"事实"这个概念同样被混乱地使用着。不同语境下"事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对于案件事实的性质究竟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人们也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讲,案件事实是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指向的主观判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道德品质及其行为应配享幸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的内心和谐,这是每一种伦理文化自我道德完善的实践目标及伦理信念。无论对于渴望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伦理文化传统,还是追求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既有相互联系的普遍伦理诉求,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路径。在中国先秦时期,与道家返璞归真的自然幸福论不同,儒家的“孔颜之乐”内在地包含了“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怡然自乐的幸福,但它们同样作为先秦伦理文化德性幸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正统儒家“大一统”的政治伦理的整体建构,演进到宋明理学正统儒家为主、释道为辅的德福之辩,发展到现代境遇中儒释道伦理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孔颜之乐”不仅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也为现代中国伦理文化的德福之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70.
拟真是鲍德里亚用来描述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境的重要范畴,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拟真是对已经死亡的真实价值的重构,拟真是代码的阳谋,它是资本逻辑为了确认自身存在合法性在象征层面上的符码游戏,拟真意味着想象残余对象征存在的意识形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