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0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773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分析诗歌作品中实际存在的变异语言的种类、实质及其划分的标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歌变异语言尽管怪诞不经,甚至晦涩难懂,但都是对世界的新理解和原初命名.它有如一道闪电,在刹那间照亮世界.在语言局限无不存在的现实面前,表达变异是反映无穷新知的必需的客观存在.变异语言常有的怪诞,并非诗人的乖戾,而恰恰是其深刻智慧的闪光.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学意义上的隶书包含了分书,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分书是隶书成熟的标志.而实际上,人们日常所称、所见、所写的隶书,却都是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汉字书写形态--分书.仔细考察隶书与分书的产生、发展过程,对照出土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隶书和分书各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是两种不同的字体.与小篆、分书相比较,主要书写于简牍上的隶书平直简易,是本源意义上的隶书,我们可命之为简书.只有这样,才可避免隶书称谓和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从《尘埃落定》到《空山》,论者大多从弱势文化的权力来源和内在落后性的单一视角,来阐释弱势文化必然衰落的宿命。其实,阿来除了写出在强势文化冲击下弱势文化衰落的宿命外,更多地探讨了弱势文化命运的多样性存在:失语、景观化和变异等,进而挖掘出文化变迁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多样性困境与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平衡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之间的冲突,英美国家以"蔑视法庭罪"对妨碍和侵犯司法尊严的行为进行了规制.由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蔑视法庭罪"在两国的实践与制度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说明在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既有融合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散趋势分析是描述统计中互为补充的两个基本方面,体现在统计应用中常用的做法是将集中趋势指标与离散趋势指标配合使用。这一点在平均分析中显得尤为必要。集中趋势分析的常用指标包括平均数、众数和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因其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及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指出,在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言语社区内,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然后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及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变异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英文小说作品中的变异现象繁多,大体上可归纳为词汇、书写、语音、方言、语法、语义、语域以及历史时代的变异这8种形式。各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英文小说中的运用能产生特殊的文体作用和艺术效果,因此,准确全面地把握变异语言的内涵对领会文学作品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往对存现句的研究多是从典型的结构入手做静态的分析,本文把其放在篇章之中做动态的探讨。存现句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有自身结构的节缩,简单明了,突出存在主体;有外在成分的介入,构成更大的语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义;还有的更换了A、B、C三段固有的构成成分,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变不可能存在、出现、消失的人或物为可能,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扩展了存现句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从"黑"的字体演变入手,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谈到"黑"的本义为黑色,进而引申至其他意义。其他意义则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联系至现代词汇中关于"黑"的新用法,主要从网络新词语入手,探讨"黑"的整体语义变化。探究"黑"作为偏旁部首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