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18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佚名 《社区》2014,(15):52-53
张奶奶今年68岁,年轻时是一名国家机关干部,爱好书法、擅长跳舞,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各种活动。然而一年前老伴过世后,大家很少再能见到她的身影了。考虑到她老伴刚过世,社区主任下户的时候经常去家里看她,陪她聊聊天,希望帮她顺利度过丧偶期。可是社区心理辅导员却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去张奶奶家中,她都表现得精神抖擞,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她就是不愿意重新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总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  相似文献   
202.
张九龄出身寒门 ,因追求理想而体验到孤独 ,最终又超越了孤独。  相似文献   
203.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黄的。 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相似文献   
204.
故乡情思     
夜深了,无法入睡,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独自一人徘徊在屋中。走到窗前,轻轻地拉开窗帘,推开窗子。夜晚的风有些凉,我不禁打了个冷战。望天空,无月;似乎有一两颗星星零丁地挂在黑乎乎的天空。心中不免泛起了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想起了那远方的故乡。  相似文献   
205.
凯特·肖邦的名作《觉醒》在出版前的标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两个标题形成对比,揭示了肖邦描写女性意识的觉醒,目的在于展示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以及人的孤独。如此一来,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念应当视为通向深层哲学观照,即对于人的主体性及孤独的探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6.
诗人崔致远与陶渊明生活在不同时代、来自不同的国度,却在他们各自所构筑的诗歌意象世界中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他们诗中的"羁栖"、"归去","家园"、"悠闲"和"孤独"意象是跨跃时空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7.
孤独的言说与无望的救赎--对苏童小说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童小说言说了缥缈时空中个体生命的孤独.作品中孤独意识的彰显既得益于叙事的推进,也有赖于多层次意象体系的建构.作者企图通过困境逃亡、安排伴侣和宗教皈依的途径对孤独的灵魂进行救赎,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作者将生命引向了死亡.  相似文献   
208.
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回过头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数着一串串孤独而又浮浅的脚印,心中总会有些别样的感受。塞北的严寒给了我刚毅和坚强;江南的烟雨让我懂得了善良与宁静。多少年来异乡闯荡并没有磨灭我静夜沉思的棱角,反而更加增强一份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09.
在潘石屹看来,工作时要进入一种精神状态,应该是平静的、忘我的,在外人看来有点孤独的,但自己内心是喜悦的一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而一旦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安于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  相似文献   
210.
代表日本纯文学最高奖项的“芥川奖”自1935 年设立以来,一直是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2007 年1月,23 岁的新锐派女作家青山七惠以《一个人的好天气》获得该奖项。作品反映出日本现代“飞特族”(自由职业者)身上显现出的较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即丧失了崇高理想后精神上的隐形疾病——“孤独”与“虚无”。笔者拟从这一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