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4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578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389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4242篇
理论方法论   687篇
综合类   6812篇
社会学   599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235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15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云梦学刊》2005,26(2):6-6
2004年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仍是多事之秋。3月,《新京报》一篇《政协委员炮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引发了“辞书规范”论争,成为自“王同亿抄袭”案以来辞书界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论争;6月,《科学时报》以《学术研究有行规》为题,报道了陈鼓应、王煜对熊良山《道德经浅释》的批评,此后,更有文进一步揭发熊书对《道德经》的胡批瞎解之外,该书还“把大量的巫术、气功混合在一起”,一时间“熊良山现象”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2.
李灿  易红 《华人时刊》2005,(4):48-54
苏绣和湘绣,同为中国名绣,如今境遇却大不相同:苏 绣已成为代表苏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生机勃勃形象 的"名片",而湘绣却被称为怎么也长不大的"小老 树"。如此强烈的反差昭示人们:创新,是把中国传统 民族工艺美术推向新高峰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53.
丁文 《云梦学刊》2007,28(3):32-36
吴福辉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学术小品,显示出他对研究对象新旧驳杂特质的把握能力与体察同情;其在海派文学研究领域内的沉潜与拓展历程,展示出一位学人如何“寻找自我”的经历,吴福辉的个案为深入了解20世纪80年代学者这一特定时代中特定一群的独特价值提供了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54.
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的生育观及其指导下的生育实践活动.认真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具有学术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较强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从伊斯兰早期的《古兰经》注释学校看清真寺的学术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外化象征之一,清真寺具有的诸多功能在推动伊斯兰社会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在相当长时期内所承载的学术研究功能,又使其成为伊斯兰文化形成、发展继而体系化的核心场所之一.其中,伊斯兰教黎明时期(公元610~750年)的再传弟子在麦加、麦地那、伊拉克创建的<古兰经>注释学校及其培养的杰出注释学家,就是清真寺学术功能的具体显现.  相似文献   
56.
学术职业具有其自身的道德特征,它以时代性、创造性、自由性、诚实性作为基本内核,从而构成了学术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类型的道德意识。学术道德建设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还包括育人、教学、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学术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术职业的道德特征,旨在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各位专家、企业家、同志们:大家好!“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我谨代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协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58.
薛其林 《中州学刊》2003,(1):120-123
民国时期 ,社会转型、学术兴盛、方法创新是三位一体 ,互为因果的。而学术方法上的东西、古今、各学科之间的多层次立体的融合与创新则无疑是推进民国学术进程的内在动力和代表民国学术的显著特征。从民国学术研究的实践看 ,西方传入的实证方法、诠释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直觉方法与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义理方法、朴素辩证方法、直觉体悟方法融合创新而形成的科学实证方法、义理阐释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直觉体悟方法构成了此一时期学术的主流方法。民国时期诸多知名学人在学术方法上都倾注了热情和自觉 ,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运用 ,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正是学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才铸就了民国时期学术上中西汇流、百家争胜的兴盛局面。  相似文献   
59.
唐永进 《天府新论》2004,(5):143-144,F003
20 0 4年 5月 9~ 14日 ,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等 14个省、市、自治区 6 0余名社科联、社科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党校的专家学者欢聚山东 ,参加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 4 0篇。与会者围绕“繁荣发展地域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将会议交流、研讨的有关问题 ,择其要者 ,综述如下 :  一、关于地域文化的涵义及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60.
学术注释规范与国家权力--再与周祥森先生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高兴看到《历史研究》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注释规范)和周祥森先生的回应文章。实际上,我们的共同点远甚于我们的分歧。首先,我们都认为良好实用的规范是学术进步的基本要求;其次,我们也同意目前各期刊各自为政的注释体例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第三,CAJ-CD规范和《历史研究》的标引规范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同时,我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歧。这里提出了供进一步的讨论。一、《历史研究》的文献引证标注方式更适合史学论文我为《历史研究》顶住压力、仍然坚持历史学最通行的和适用的注释形式而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