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5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85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41篇
理论方法论   285篇
综合类   3015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51.
152.
社区意识的内涵与社会建构论的本质意涵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具有方法上的互补性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社会建构论为目前处于缺失状态下的社区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分析视角。认为社区设施与活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及社区整合的社会建构是培育社区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3.
整体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演进起到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良好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激励作用,确保了改革的成功。但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和现实的挑战与冲突中趋于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建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把个人精神生活、一般思想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适当分离,在个人观念的竞争中实现接合;应提炼现实、接轨世界、转型话语,以社会公正与和谐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积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接合中的主导权;应继续保证政治统治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4.
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建构的“中国式数字文明”具有特殊的本质意蕴及发展趋势。相较于资本主义数字文明,中国式数字文明是造福世界的文明,是向上向善的文明,也是引领未来的文明。而今,数字文明的到来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我国数字文明建构中必须做到:一是恪守原则性,坚持对资本主义数字文明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二是注重协同性,强化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三是彰显人文性,促进中华文明与数字文明的对接耦合。  相似文献   
155.
从顺应论视角出发,以2020年中国和英国各自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为研究语料,采用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考察两国能源白皮书有关能源转型话语的动态建构。研究发现:中英两国能源白皮书均重视本国的清洁能源发展,主张技术赋能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两国白皮书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中国能源白皮书动态展示中国未来的能源政策及规划,将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为全球能源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积极贡献者;英国能源白皮书静态描绘面向未来的能源发展路线图,将英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为脱离欧盟后再次引领世界碳减排的先驱者。上述异同是两国政府积极顺应各自所处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须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影响创造性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学家创造力最内在、最广泛、最持久的源泉,是创新活动自觉开展和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对创新文化的正确认识和传播,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创新;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59.
《嘉莉妹妹》以真切的现实主义为鲜明特征,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消费热,以及人们的观念如何随之转变,由过去的清教思想强调的克制、勤俭,变为现代的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本文从消费文化与身份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女主人公如何从一位天真的农村少女成为喜剧明星的过程,以及女主人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美国20世纪消费文化的流变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0.
1949-196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型国家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新型国家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同时,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党以农民教育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规训和改造农民,实现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去推动化大众,才能将其改造成为新型国家建设的依靠力量,实现了新型国家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农民教育相统一。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农民的独特性,不仅在理论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实践层面开展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农民实际和乡土文化,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话语表达等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了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