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68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208篇 |
劳动科学 | 216篇 |
民族学 | 374篇 |
人才学 | 3722篇 |
人口学 | 58篇 |
丛书文集 | 2152篇 |
理论方法论 | 834篇 |
综合类 | 10553篇 |
社会学 | 7545篇 |
统计学 | 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421篇 |
2020年 | 373篇 |
2019年 | 572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392篇 |
2016年 | 682篇 |
2015年 | 848篇 |
2014年 | 1746篇 |
2013年 | 1853篇 |
2012年 | 2625篇 |
2011年 | 3201篇 |
2010年 | 3180篇 |
2009年 | 4339篇 |
2008年 | 3695篇 |
2007年 | 1641篇 |
2006年 | 926篇 |
2005年 | 871篇 |
2004年 | 507篇 |
2003年 | 606篇 |
2002年 | 483篇 |
2001年 | 436篇 |
2000年 | 345篇 |
1999年 | 141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优势视角是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一种实践工作取向。它注重案主的优势与潜能,挖掘案主所处环境中的资源,提倡合作、陪伴的互动关系,坚持发展与成长的服务方向。目前,这一工作手法已被运用于多种人群中,学习困境学生是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始终关注的重要群体。在本文里,笔者阐述了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主要概念,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对象和相关设计,提出通过3I——I have、I am、I can的策略来实施干预,最后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2.
实习教育是实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知识汲取者过渡到服务提供者、从在校学生过度到专业人才的重要过程。在实习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3.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少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34-23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相应的社会条件尚未完全配套,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在实践中碰到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4.
135.
熊瑛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6):140-141
本文分析了“甲流”形势下高校学生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策,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6.
梁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Z1):244-245
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农村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创造快乐阅读条件;鼓励独立见解;培养质疑解疑能力。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以及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对逆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应如何应对这一心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8.
张启伟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中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备了许多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其既要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但理论研究深度又往往不如本科教育;同时其职业导向性十分强,就业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整个中职教育的核心,这些特点都要求中职的数学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应当具备自己的特点,本文就将对职业化思想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9.
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产生的学业负担、出现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是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乡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社会形态具有城市和农村所不同的特点——既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也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城乡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极易在这一区域显现。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探讨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