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68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91.
492.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93.
湖南农产品卖难及价格波动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问题.农产品卖难与农产品价格和需求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波动有着深远的影响.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其次要根据市场规律对农业加以引导与支持,三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4.
495.
藉田礼是古代帝王春耕前亲耕农田,以祈五谷丰登,奉祀宗庙,劝农固本与祭天致孝的一种朝廷政治仪式。综观历代藉田赋作,尤以唐、宋时期,赋家多承袭潘岳《藉田赋》,且在崇尚帝王尊严与权威之科考制度影响下,最能宏扬天子"固本"与"致孝"之封建文化意义。唐代李蒙、阙名和石贯《藉田赋》,阙名《千亩望幸赋》和王棨《耕弄田赋》,赋作多以精简之律赋艺术手法,铺陈天子藉田之排场和过程;而宋代王禹偁《藉田赋》、李廌《藉田祈社稷赋》和杨杰《藉田居少阳之地赋》,则多清新之散文笔法,详述藉田礼制及方位,其多元之形式内涵与风格,确实具有传承与拓新之时代意义。唐、宋藉田赋之内容与体制虽异,却多具有颂扬帝王"劝农固本"与"祭祖致孝"之文化意涵。是以本论文拟解读唐、宋八篇藉田赋作,从藉田礼制之视界加以探索,说明唐、宋藉田礼制创作之时代背景,强调"固本"与"致孝"有其一脉相承之文化传统。从赋家颂赞天子耕藉礼仪中,诠释其丰富多元之审美风格,进而肯定藉田赋作之时代意涵及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96.
在进入正文前,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片段:“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选自《“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相似文献   
497.
王冲 《21世纪》2009,(12):31-32
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美国建国之初,一位法国贵族取笑一位美国人说:"你们美国人没事喜欢吹自己的先辈,可只能说到爸爸,一数爷爷,哈,不是美国人。"这位美国人立即反唇相讥,"你们法国人,也喜欢吹嘘自己的先辈,可惜,常常连自己的爸爸是谁都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498.
葑田考释     
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将葑田与架田混同为一。葑田、架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499.
秦及汉初国家在乡里设置两套平行的管理机构——乡部和田部,田部的吏员有田啬夫、田佐,里中有田典。县级总管农田水利事务的职官为都田啬夫。田部的职责主要包括计户授田,编订田籍;管理农田水利,督促生产;饲养官有牛马,保护耕牛不受伤害;征收田租和刍藳税等。田部之设源自国家授田,可以佐证授田制是当时实际实行的制度。西汉中期以后,随着授田制的废止和土地私有权的确立,乡里职事从简,田部并职于乡部,但县置都田啬夫一直存续至东汉。  相似文献   
500.
<汉书-礼乐志>所载汉<房中祠乐>与<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并不是同一首曲子而是不同的两首曲子.<房中祠乐>是汉高祖唐山夫人用时兴楚声以变周旧曲<房中乐>而成的乐曲,所祠为高祖自范氏至丰公的历代祖先.<安世房中歌>则是孝惠二年乐府令夏侯宽用审定之后的新乐与新采选的歌词合乐而成的歌曲,词作者为惠帝时代的相当一批文人.<安世房中歌>题名中的"房中"二字,是合二字而成的一个称呼宗庙中某一宫室的专有名词,不能直剖为二而解其为"房之中".<安世房中歌>的"未有祖宗之事",既不是因为高祖的祖先无功德可歌,也不是因为战国末年以来兴起的‘五德轮回'观念的影响,而是惠帝时统治上层对高帝在宗庙中的位置所做出的定位以及汉代所形成的独特的庙制使然.<安世房中歌>中的六个"孝"字,乃表达惠帝尊祖立庙的意图和目的,发布汉家的家法,而不是称颂高帝的能以孝治天下.<安世房中歌>中的"桂华"、"美芳"实为诗句中的语词,不能视为二诗章之名.上古歌诗章节的长短通常是取决于章曲的长短,将<安世房中歌>按文理分章以备十七章之数根本上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