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聂耐 《老友》2009,(4):20-20
  相似文献   
62.
本文在回顾诗禅合流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诗禅合流的内在机制即二者的契合点,并揭示了它们的关系。文章指出,禅宗和诗歌不存在谁对谁影响大,谁对谁影响小的问题,他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吸收、平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宝良 《浙江学刊》2002,(2):153-159
明代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学者为中心,并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明儒三教合一之论,及其来自佛、道人士的回应,以阐明这种观念对晚明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在明代士人和民间生活层面所烙下的种种印记。  相似文献   
64.
轻率是英国刑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主观罪过形式。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罪过形式,对于推动重理论思辨、轻实务经验的我国的罪过形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轻率的概念、本质及认定、轻率对我国罪过形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无疑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隐逸文化当然也自然受到这三种思想的浸润。本文主要阐述一下佛家思想对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66.
试析唐传奇中"仙妓合流"现象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妓合流是唐代诗文中出现的文学现象 ,其中 ,仙女与妓女有着不解之缘。这一文学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唐代许多女冠兼有娼妓之身份 ,其根本原因要从宗教理论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67.
宋朝君臣之间常常互相酬唱。《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组诗是由宋太宗朝旧相司空等三十几名文臣在特定场合下同题唱和的一组诗歌。它切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主流。本文将结合组诗诗歌内容,从孝悌伦理、以孝治天下、三教合流三方面来阐述《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组诗中的宋初文化。  相似文献   
68.
李白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但在科举已成为士人入仕之重要途径的盛唐时期,这位平生夙愿是以布衣直取卿相的诗人,却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从而导致一生之政治悲剧。这一悲剧的原因除了李白自身的性格、气质以及政治素养之外,还有在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古代士志于道的文化性格,以及盛唐时期所彰显之儒道合流之士林风气。  相似文献   
69.
吐蕃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以青藏高原本地的原住民、羌人以及河、湟地区的相关民族为主体融合而成的,在吐蕃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又不断吸收融合羌系统民族,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一些汉族因为战争留在吐蕃分布区,最后融入吐蕃,以往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对这一段历史存在一些误读。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又有许多族群识别归并为藏族。因此,从吐蕃到藏族是一个多源合流的历史发展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包含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70.
钱寅 《船山学刊》2020,(3):81-91
清代士林居士彭绍升,学宗阳明。在清代考据学鼎盛的局面下,为了维持阳明学的继续发展,再次将阳明学和佛教引向合流,不仅丰富了阳明学的思辨资源,而且以阳明学诸问题来诠释、改造净土宗修行理论。同时,在阳明学和佛教的履践观念影响下,彭绍升积极开展地区的社会活动。通过思想的改造和社会事业的创办,彭绍升为阳明学在清代考据学的挤压下继续存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彭绍升的儒佛合流的思想,也影响了清末思想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