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326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93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2073篇
理论方法论   349篇
综合类   4432篇
社会学   491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倾听     
有一种表达,无须笑语盈盈,却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有一种宽慰,无须金玉良言,却让我们喜逢柳暗花明;有一种关怀,无须嘘寒问暖,却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有一种支持,无须一诺千金,却让我们坚定执著、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7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济慈的自然诗都体现着诗人对于自然的认知。两者的自然观各具特色又有一定的可比性,都把对生活和人生的感受转变为诗歌,融情于自然,在所描绘的诗歌里创造着各自的禅意自然和本真自然世界,表达他们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相似文献   
173.
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里,伴随着都市文明缺点的日益显豁,自然与人性受到严重异化,人的完整性被无情割裂,回归自然乐园与回归本真人性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试图通过对自然的神性解释,从神意之美中寻觅终极的源泉,架起了重返自然乐园和复归本真人性的诗意桥梁.这种神性书写暗合了世界艺术潮流的脉动,提供了某种具有未来意义的现代化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74.
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认知工具。运用这一认知隐喻理论审视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根据其自然意象中源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出植物隐喻、动物隐喻、山水隐喻和月亮隐喻四类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来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从中折射出的苏轼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5.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大规模的真实语料统计表明,自然话语的生成是由习语性语言来实现的。习语性也逐渐受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关注。习语性语言是构成语篇尤其是口语语篇的主要单位,其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搭配能力,影响着口语语篇的流利程度和自然度。本文通过分析英语电影剧本对白片段中习语性语言的使用情况和功能,来探究口语语篇的自然度,并说明其对英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6.
从现象看,手忙脚乱源于生活失序,生活失序源于人心失序、自性迷失,进一步则由于人道退隐,其最终根源则是天道退隐.或者说,由于不信天道,人道由人自我确立而陷入意志之争,由意志确立生活之序而放纵知识、欲望,从而造成人心及生活失序,人人忙个不停."闲"是对"忙"的超越,是无序生命的有序化,是秩序的呈现;从根源看,"闲"是天道、天理呈现于世界,流行于人世、人心,是人道呈现.  相似文献   
177.
赵静怡的散文,温柔缱绻,哲思氤氲,既得生活情趣,亦蕴历史情怀,文意清新明丽,句法从容舒徐。她本着对生活细节的热爱,留意自然,情系今古,从日常叙事中发掘思想内蕴,曲径通幽,疏影横斜,平素之中孕育绚丽,娓娓而谈也常让人茅塞顿开。她出版于2012年5月的散文集《雪启轩窗》,以文字扫描心灵与尘世,以色彩图绘  相似文献   
178.
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离散热源在水平腔体内引起的自然对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离散热源的间距W和Ra数的大小,分析了不同工况对矩形腔内空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热源表面Nu的影响,并对顶部冷却和侧壁冷却两种不同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Ra和边界条件的改变对矩形腔内自然对流换热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正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三年的时光若指尖的细沙,匆匆流逝,而年轻的心却宛如斜飞的纸鸢,在浩荡苍冥中,绽放明媚的笑靥。此刻,毕业的歌声就要响起。三年的时光,是军训场上你们挺拔的军姿、整齐的步伐;是运动会上你们挥洒的汗水、不屈的信念;是艺术节上你们卓绝的才情、动情的表演;是百日誓师大会上你们振奋的群情、凌云的壮志。这一切都还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三年来,你们在知识的海洋奋力遨游,既有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勇气,也有筋疲力尽、坠入低谷的恐慌;既有一鸣  相似文献   
180.
杨天保 《人文杂志》2012,(1):132-136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