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38篇
丛书文集   1285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2169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有宋一代,右文崇儒,科举制度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这造成了在京外省考生长期大规模的滞留,为京师的房屋租赁业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客源.而考生个体需求的不同又造就了租赁形式的不同:从主体构成上看,可分为单独租赁、与人合租;从租赁时间上看,又可分为短期租赁与长期租赁.科举人口对京师房屋租赁业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82.
论科举制的废除对晚清应试文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 5年废除科举制度是晚清政府无奈之中的匆忙之举。这不仅导致晚清应试文人文化心理的挫折与失落 ,而且对其现实利益也造成了伤害 ,从而迫使其放弃长期奉行的“学而优则仕”的成就动机 ,走上多元发展的道路。晚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也因此而加深  相似文献   
83.
径山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名山之一,其在宋代成为著名的"五山十剎"寺院之首。宋代也是禅宗人才辈出的时代,四川地区更是涌现出诸多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禅师,其中也不乏曾住持径山的蜀僧。宋代蜀僧与径山之间具有很深的"因缘",同时两者的关系也成为名僧与名刹之间互动的缩影。  相似文献   
84.
阿友 《华人时刊》2011,(4):34-35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为赞美灵璧石所留下的千古绝句!华夏瑰宝灵璧石与英石、昆石、太湖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而渔沟镇是灵璧石的主产地,也是灵璧石文化的发祥地。渔沟镇境内有44座山头,山石资源及"灵璧石"资源储藏相当丰富,磬云石、石灰石、硅石等矿石资源居全县之首。镇区内沿210国道建设了一条集赏石、玩石、购石、研究石文化为一体的1600米长奇石市  相似文献   
85.
宋代内外制虽说涉及朝廷各种重要的政治事务,但实际上其政治功能要通过礼仪化表达才能实现,以至于有时礼仪功能甚至高于其政治功能;内外制作为公文,首先具备实用功能,但因其承载的礼仪功能、文化意蕴往往重于事务本身,所以当时人十分重视其文饰化、审美性,以至于审美性能其实超过了实用性能;加上学士舍人们具有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在撰写内外制时有意识强调主观化、情感化,使其充满了个性化色彩,增加了其审美性能,因而使内外制成为与今人公文理念完全不同的美文.偏重于礼仪功能、审美性能、主观化色彩的内外制,无疑颠覆了今人的公文观念.  相似文献   
86.
宋代雕版书籍之设计一般而言体现出朴实之显著特色。这同雕版技术及雕版书籍最早发明于中国民间及其农业文化具有渊源关系。宋代奠定的这种朴实的书籍形制设计理念,使得书籍得以广泛传播,真正成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宋代确立了雕版印刷术普遍采用后中国书籍的基本形制。宋代雕版书籍确立了书籍史上最早的平装典范。宋刻书籍,采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以及特殊的标识符号区分或标示不同的编辑语言,使版面上的编辑语言及其功能十分明确。这种编辑语言及其书籍体例奠定了中国古代雕版书籍版面编辑语言的基本格局,为之后中国雕版书籍一直沿用。宋代书籍插图已比较普遍。插图的普遍应用,使得宋版书籍图文并茂,不仅书籍内容更加完整,意义更加丰富,而且书籍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也更加理想,书籍文本知识和意义的传播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多彩。宋版书籍最入目者,正是其风神别具——没有二种书籍书刻之字体完全相同者——正字书体的美。宋代书籍之美,乃在于其书籍内在的宋代文化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87.
计小为 《北京纪事》2011,(8):107-108
什刹海,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自然景观,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它附近的旅游观光处:恭王府、郭沫若故居、荷花市场、鸦儿胡同6号萧军故居、宋庆龄故居、鲜为人知的毛主席当年在北京搞革命常去散步的侯位胡同(尽管已因修建卫生部招待所被拆掉、消失了,但从广化寺和招待所东侧仍可依稀辨认),以及剧作家计红绪创办的艺术小村饭庄……都是耐人寻味的音符,令人流连忘返的遗址。  相似文献   
88.
    
听伯母说,我出生时堂屋神笼上曾突然闪过一道耀眼的白光。爷爷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预兆,故我一出生全家人都寄予厚望。做了一辈子堡长的爷爷希望我长大成人后能有个一官半职,以了却他今生未了的夙愿。奶奶希望我继承她的衣钵,所以我未开蒙读书便先学画。爹希望我像他一样救苦救难去从医,娘的意思却是想让我当一个“文人”。我一直很纳闷,一字不识的娘怎么会这般看重“文人”。后来大舅告诉我才知,原来娘的家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新闻勇士”,就连蒋介石都惧他三分。这个人就是三四十年代被海内外称为一代“惊世霸才”的龚大炮——龚德伯。娘非…  相似文献   
89.
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忧世不治,忧民多艰;二是人生苦短的哀叹,超越生命的感叹.他们以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载体,积极干预生活,唱出了慷慨激昂的时代强音.建安文人不仅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时代的背景之下,他们还有或隐或现的人格重建.本文也将对其动因和特质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90.
透过《岭外代答》的零散记述 ,可以体察到 ,宋代广西的商品贸易是繁荣的 ,境内有纵横西南、通往域外的交通路线 ,有朝廷规范管理的商品集散地 ,有为官方和民间认可的多种贸易方式 ,以及进入流通领域的当地与周边地区和国家丰富的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