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38篇
丛书文集   1285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2169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卢甘国考     
本文就宋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卢甘国"这一名词进行考证,辨清了以往学界的误认,得出了卢甘国就是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源头的古羌族部落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通过数量统计与分析,可以从籍贯、寓寺、宗派、存诗等方面描述宋代湖南诗僧的基本态势。就地域分布而言,宋代湖南诗僧中寓湘诗僧远多于湘籍诗僧,且大多集中寓寺于潭州的长沙与衡山,籍贯与寓寺分布都极不平衡;在宗派方面,几乎所有可考诗僧皆为禅僧,且绝大多数属于临济宗;在诗歌类型方面,所存诗歌以佛门偈颂为主,真正的“文人诗”很有限,推衍至全宋,表明宋代诗僧虽有“士大夫化”倾向,但总体来说仍不离僧徒本位。  相似文献   
93.
苏轼是一代文宗,才华横溢,对各种文学技巧运用纯熟.比喻是苏轼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认为,苏轼作品中的比喻手法有三大特点:擅长以人喻物;善用博喻;比喻中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94.
宋代花卉交易盛行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花卉交易已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在生活中花卉交易逐渐盛行起来。然而花卉交易在宋代 盛行并非是偶然的,上层阶级对花卉的欣赏,使得贫民百姓跟风效仿;花卉种植业呈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规模化、大众化、技 术高;且在宋代这样一个文人社会,社会风气使得人们喜爱通过赏花游园这样的娱乐方式来吟诗作词。  相似文献   
95.
宋代吴县范氏家族虽然一门三相,但一直保持着节俭固穷的家风。这种家风的形成是基于范仲淹早年忍贫苦读的经历和其生母谢氏未及享受荣华便与世长辞,具体表现为克己自律、节俭持家和教子节俭。范氏家族秉持节俭固穷家风的原因有三:节约钱财以周济族人和贫寒士子、俭能养德远祸以及居安思危为子孙作长远打算。  相似文献   
96.
97.
现代医学认为流行病是由各种生物性致病原或称为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而从传统医学角度而言,所谓流行病是指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属温热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在古代文献中,一般称之为疲、疾疲、瘥、札、疠等.宋人也大体承袭了这一提法.通常情况下,疫病与流行病无法确切区分,因此,统称流行病为疾疫或瘟疫.宋代江南地区是流行病的多发区.这大概与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湿、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频繁、经济较为活跃易于细菌病毒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98.
罗爱华 《船山学刊》2006,(2):100-103
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出现既是晚清文人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又是促成晚清文人文化发生进一步变迁的契机。本文试图分析晚清七十年文人文化演变的情势,并结合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讨论二者的互动,以图完整地描述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在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之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9.
顾城研究长期笼罩在学界对“朦胧诗人”“童话诗人”诸多惯性评价中,其后期作品走出了集体经验对个人的统摄阴影,其对历史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怀想、反思与超验,表现出深刻的“中式文人”的古典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其诗歌体现了移情美学中“物我合一”的浪漫主义怀想,寄托了诗人济世情怀下“昼梦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暗含了中式文人“隐居”情结中返璞归真的理趣赓续。顾城现代诗中“中式文人气质”作为一种审美策略或文化策略,是民族历史经验与群体文化心理定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0.
宋代是城隍神信仰迅速发展的时期,北宋末年至整个南宋时期,朝廷通过对城隍神的封爵赐额这一手段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得宋代城隍神的官方化色彩和人格化形象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元明城隍神信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