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29篇
丛书文集   1752篇
理论方法论   213篇
综合类   2990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问陶晚年更执著地坚持诗歌创作的审美内涵是诗人自我内在"性灵"、"性情"、"血性"的感情显现;提倡以性情论诗,又以禅喻诗,从美学高度论诗;反对模唐规宋,又提倡"转益多师",向古人学习;反对以笺注、考据入诗,又反对雕文镂彩,强调写真景、传真情、达真意、得真趣;崇尚"天才",又看重创作主体的修、养、炼;突出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和灵感的重要性,又坚持必须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的观点.随阅历之丰富和识见之高远,张诗由抒写个人抱负转为表现南北山川之美、羁旅飘泊之感和怀乡念亲、悯民忧国之情.张的诗论和袁枚同属性灵一派,诗作却独树一帜,有别于和超过袁枚之处.  相似文献   
32.
生活在以“半开放半封闭”为鲜明时代特点之清末——民国初年的林纾,以其不懂外语而与其他译家共同承担翻译任务,并采用“大胆”的翻译策略而一直以备受争议的身份存在于译界与读者视域之内。不懂外语,便无译者主体性吗?采用“大胆”翻译策略,皆因译者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与“诗学”的双轭制衡而体现译者的“伪主体性”吗?身为译者,林纾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以“一仆二主”(译者从属于原作者与读者)为前提,或以实现译者主体性与作者主体性及读者主体性“良性沟通”为体现吗?上述问题,对于研究时局发生鲜明、剧烈动荡的清末——民国初年间“开放与封闭双氛围”下之翻译主体间性具有积极意义。为更深入研究清末——民国初年这一开放与封闭双氛围下的翻译主体间性,文章立足于清末——民国初年这一超文本语境变量,以林纾及其译本《黑奴吁天录》为例对翻译主体间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苏轼是一代文宗,才华横溢,对各种文学技巧运用纯熟.比喻是苏轼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认为,苏轼作品中的比喻手法有三大特点:擅长以人喻物;善用博喻;比喻中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34.
宋代是我国人地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都得到了显著增长,并且人地矛盾趋向复杂化。与前朝相比,宋代人地关系发展变化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呈现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是人地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特点;三是自然环境对宋代人地关系双向交互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许学刚诗集《岁月心印》,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由中央美院博导、兰亭书法学院院长、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诗人邱振中教授题写书名;由外国诗歌与比较诗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导张德明教授作序。  相似文献   
36.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重点扶持项目的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刘川鄂教授新近出版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以其开阔的视野、丰赡的内涵、合理的结构、精深的论述,为地域诗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天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的研究范式,并以其积极鲜明的主体意识切入研究对象,为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视角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7.
刘小新 《东南学术》2004,(3):136-140
本文认为"文学中华"、"美学中国"、"语种的华文文学"等等具有统合性的基础概念的提出对新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是富有意义的,它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学理基础.但在"一体化"、"大同世界"、"文学中华"等等整合性概念支撑下所形成的一种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范式和路径即"大同诗学",可能已经长期地左右着我们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面对这一状况,华文文学研究有必要引入"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范式,以弥补"大同诗学"可能产生的遮蔽与忽视异质性元素的缺陷.  相似文献   
38.
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诗学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把文化诗学引入华文文学批评,建构以"华人性"为研究核心,以"形式诗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统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华人文化诗学",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科学视域中审视与诠释华人文学书写的族裔属性建构意义及其美学呈现形式,应是我们拓展华文文学批评空间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
周进芳 《学术论坛》2004,(4):135-138
诗学的范畴很多,对其理解也多有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常出现混淆的现象。文章从"诗法"意义上的"格"与"境"入手,探讨"意格"和"意境"这两个诗学范畴的形成和嬗变,并在区别这两个范畴的过程中,勾勒了自唐以来中国古代诗学理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40.
"事象"是中国缘事诗学的核心概念,它在言事诗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古代诗学多着力于意象的营造,而忽略了"事象"的发展。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仅仅用意象来阐释诗歌,建构诗学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于此语境之中,很多学者对意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事象研究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对诗学事象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事象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而且也有助于全面建构中国本土的缘事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