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6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67篇 |
人才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1752篇 |
理论方法论 | 213篇 |
综合类 | 2990篇 |
社会学 | 72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66篇 |
2014年 | 306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358篇 |
2011年 | 322篇 |
2010年 | 343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417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就目前学术界尚无人论及的宋代军队营房保障问题从物料的筹措到组织人工盖造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宋廷在为其军队提供营房保障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尽量改善军人的居住条件,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宋代营房建造仍远远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许多士卒往往散居于市井,这既不便于军队的管理,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2.
苏轼一生酷爱怪石 ,包括美石和丑石。对于他来说 ,怪石既是陶冶人格情操的“比德”的对象 ,也是归隐故乡和退避山林的虚拟替代物 ,甚至是人生虚幻不实的见证。苏轼嗜好怪石的兴味与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有关 ,“丑好相形”、“反常合道”、“大小相形”、“真妄不二”、“妙观逸想”等观念使他比常人能更多地发现怪石之美。苏轼的嗜石兴味中包含了宋代文人一些共同的审美观念 ,如孤高忌俗的精神追求 ,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 ,尚健好古的审美趣味 ,心存目想的观照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63.
宋代教育繁荣发展,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式多样的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求学接受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宋代深入人心,受教育的人群也普及至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伴随着接受教育,将会产生求学发展的相关费用,主要有私学、官学的求学学费以及与参加科举考试有关的费用,包括赶考路费、食宿费及科举及第后期集费、谢恩银、鞍马费和铺地钱等相关消费.宋代求学教育发展消费呈现出面广、费用多的特点,而且参与消费的群体身份多样化及消费呈现出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64.
威廉·赫士列特从诗歌的发生学角度出发,将诗歌界定为人受到自然印象的感发,产生想象与激情,并在其作用下经由声音韵律表达情感。诗歌对自然真实具有反照作用,通过对其的改造,使之达到人内心的希冀,由此赫士列特指出诗歌并不是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想象与激情的产物。他还强调音韵对诗歌表现情感具有强化作用,不仅使诗歌体裁与其他文体相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使诗歌体裁真正意义上达到感情、思想、音韵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5.
殷商甲骨文和<周易>中蕴涵着远古的诗歌信息,其中<四方风>、<今日雨>和<后土颂>就是发人深思的宝藏.三首古歌是穿透时空的漏斗,让天地人神的博弈跃然纸上;也是化解学科块垒的卮器,为古今中外的诗性吞吐太荒.从古歌反思诗性的时效,或可推进小年轮向大年轮的榫接;由今学比照古歌的旋律,便于体察人性诗和神性诗的交响. 相似文献
66.
宋代内外制虽说涉及朝廷各种重要的政治事务,但实际上其政治功能要通过礼仪化表达才能实现,以至于有时礼仪功能甚至高于其政治功能;内外制作为公文,首先具备实用功能,但因其承载的礼仪功能、文化意蕴往往重于事务本身,所以当时人十分重视其文饰化、审美性,以至于审美性能其实超过了实用性能;加上学士舍人们具有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在撰写内外制时有意识强调主观化、情感化,使其充满了个性化色彩,增加了其审美性能,因而使内外制成为与今人公文理念完全不同的美文.偏重于礼仪功能、审美性能、主观化色彩的内外制,无疑颠覆了今人的公文观念. 相似文献
67.
《东岳论丛》2017,(1):105-111
海德格尔的生态伦理学与当今各种形式的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分享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或裂隙。这种裂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对待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它既非人类中心主义亦非生态中心论,而是坚持一种“更高的人道主义”。第二,海德格尔的生态伦理学是以存在论而非价值论为基础,其主张保护自然不是因为自然的内在价值而是因为自然本身的存在。第三,海德格尔生态伦理学的实现途径是诗意的而非科学的,它与一种生态语言诗学结合在一起。这使得海德格尔的生态伦理学更切实,更彻底,更具有诗性或审美气质,对于当今的生态诗学、美学建设也具有更直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8.
“事件”不仅是一个源自德勒兹、德里达、巴丢的后现代概念,它的身影同样反映在亚里士多德和弗洛伊德的悲剧论、柏拉图和拉康的爱情论、本雅明的历史论中。结合以上思想和齐泽克《事件》一书,可以指出事件是一个奇迹性、神圣性、救赎性的罗曼蒂克概念。第一,它是人类无意识的突破口,洞穿幻象和重塑现实的契机;第二,它显现为闪烁柏拉图理念之光和充满诗性创造力的癫狂爱情或洋溢现代革命精神的“弥赛亚”;第三,它是试图抵挡资本主义进步风暴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救赎姿态,是历史化进程中的裂口和隔阂,具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反抗命运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69.
胡建次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57-61
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 ,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 :一、针对陶渊明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辨析 ;二、对陶渊明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 ,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 相似文献
70.
李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女性主义把翻译当作一种政治手段,女性主义翻译改写非常兴盛.勒费威尔的翻译操纵理论认为翻译就是一种操纵,一种改写,它与女性主义翻译达成了契合.本文以勒费威尔的翻译操纵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女性主义翻译中改写现象盛行的原因进行研究,具体将从诗学形态和赞助人这两大因素对女性主义翻译改写盛行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