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69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聊斋诗     
康熙诗坛,王渔洋一度提倡宋诗,形成了"宋诗热",从而发生了"宗唐"与"宗宋"的激烈论证。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宋诗的影响更大,带有宋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在宋诗的影响及诗学思想的指引下,聊斋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表现在写作手法上讲求"以文为诗"、善用典故;情感抒发上注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诠释了对"真"的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立足于诗歌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艺术风貌与王渔洋所提出的"神韵说"截然不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张伟然 《中国学术》2000,(3):293-298
选择东汉政区地理这样的课题,处境颇有点像宋人做诗。钱钟书先生曾在《宋诗选注》的序中说过:“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所谓幸,指的是有了一个好榜样,可以省去许多探索之苦;而所谓不幸,则是面临着前人辉煌成就的挑衅,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做东汉政区地理,前面那座唐诗似的高峰便是周振鹤先生的《西汉政区地理》。  相似文献   
23.
唐五代科举诗赋用韵大体遵守《切韵》"同用独用例",宋代则出现了专门用于科举的官修韵书,诗赋应试,限韵与定格等以之为权威功令。宋代韵书编纂与前代韵书的不同正在其功用程度有别,官修韵书也是宋代科举在制度建设上的重要举措。宋代先后使用《景德韵略》和《礼部韵略》两部官韵,都对后世韵书的编纂产生了至深且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关于《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问题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文心雕龙·隐秀》篇已成残篇,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刻本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本,此篇自“始正而末奇”至“朔风动秋草”的“朔”字共四百字整为阙文,此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所缺四百字,正合一板。明代诸刻本也沿袭了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得到了改变,据载,先是明末人钱功甫从阮华山那里得到宋刻本《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25.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清格调派领袖沈德潜承七子、云间之余绪,扬唐抑宋。沈氏宗唐黜宋诗学观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由,主要为矫正其时诗坛宗宋风气之弊。沈德潜在选辑诗歌基础上对唐、宋诗作出的具体评价体现了理性、客观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诗坛逐步融合唐宋意欲跳出唐宋诗争之怪圈、重寻新出路的大潮中,沈氏片面宗唐抑宋,无疑会成为诗坛逆流,阻碍诗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6.
宋庠、宋祁是后昆体诗人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七律创作在西昆体向江西诗派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内容而言,二宋七律皆表达了自己的仕途沉浮、叹老念衰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一点迥别于西昆体。在风格上,二宋七律由效西昆体的典丽柔靡向瑰迈健举或沉郁奥博发展。这与二人七律学杜分不开,而学杜是江西诗派七律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创作手法上,宋庠七律以比兴寄托、借用典故写景抒情及多用倒装句三大特征为主;宋祁七律除此之外,还在造语、炼字、对仗、用典等方面表现出求新求奇、精益求精的努力,特别是僻典、俗字的使用,已率先实践了江西诗派"化俗为雅"的理论。在唐风向宋调的演变过程中,宋庠七律更倾向于唐风,而宋祁七律则在很多方面开了宋诗法门。二宋七律,一以承唐,一以启宋,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27.
宋以后诗学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气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气"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诗气之论,构建出了古典诗气论的论说空间.  相似文献   
28.
宋南渡初年存在着继承与延续北宋中原文脉的社会文化心态,士人们通过追缅伊洛风流、重塑故家典型、整理渡江文献等方式,希望在新的政治、文化格局下重建南宋文化版图,这既是一种心理补偿,也被看作是实现中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七篇.庄子再传弟子魏牟所撰<天下>,运用贯穿全篇的"道术,方术"之辨,贬斥儒家、墨家、法家等天下"方术",割裂、遮蔽老聃、关尹传承的古之"道术",使之"暗而不明,郁而不发",终篇章对传承老聃、关尹并集其大成的庄子"道术"推尊至极.郭象通过妄断<天下>原文,谬注<天下>义理,又把<惠施>残篇移入<天下>混淆视听,谬解<天下>为庄子所撰,谬解庄子所撰<天下>尊儒尊孔至极.旧庄学盲从郭象,导致<天下>篇旨"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至今.  相似文献   
30.
学会学是随着学会工作的深入发展悄然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学会和学会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学会工作规律,构建学会学理论体系,为学会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行为借鉴,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学会工作.学会学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学会工作由实践向理论的升华,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