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22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宋词中的山水写作,是宋词文体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了宋代词人面对自然的共同文化心态,也反映了词人对地域文化的选择与接受。换而言之,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也影响了宋词中的山水写作。  相似文献   
112.
宋词中客观存在着值得注意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叙事现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宋词叙事性的整体研究;柳永词的叙事性研究;周邦彦词的叙事性研究;辛弃疾词的叙事性研究人手,对宋词叙事性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并最终指出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3.
杜甫虽然没有一首词传世,但他却对宋词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他忧国爱民的人格精神砥砺了一代代词人,他"集大成"的诗作已有与词境相通者,对于词体突破本色开创新境杜甫也有所贡献;词法技巧上,杜诗的比兴和长于叙事为宋词所承续;而语言方面,杜诗是宋词丰富的语言宝库,其于宋词之通俗化和以俗为雅均有所渗透.杜甫之所以会对宋词产生诸多影响,其伟大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诗歌是内在根据,他在两宋受到的极大尊崇是其外在环境因素,而中唐至北宋的文化转型特别是俗文化的兴起则是这一影响发生的历史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14.
文章具体分析了黄庭坚所谓“好诗”词风的内涵,指出其词内蕴了江西诗风的二重性:既具有瘦劲典雅之气骨,也具有蕴藉静穆之意韵。气骨偏于诗质,意韵则是对词体内质的回溯和深化。黄庭坚正是以这种词风,参与了词中“宋调”内质的重新建构,并由此获得了词史上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5.
"长门事"是唐宋词中常用的典故之一.而随着词的发展,这一典故的内涵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从一开始的"宫怨"题材,演变到寄托伤春情绪,述说家国之恨等."长门事"典故的内涵不断深化,也是词不断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6.
意象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致相统一的产物,是中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古典诗词抒情写意的生命单元。作为诗词的重要构件,意象的魅力是无限的,它甚至决定着诗词作品的价值。宋代词人对自然界的精灵——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运用睹物兴情构景传情的表达手法以及与时间意象审美组合的创作方式,关照女性情爱与哀怨悲歌,既展示了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个性特征,也体现了宋词鸟意象特有的艺术价值。宋代词人观鸟、听鸟、悟鸟、写鸟,这不仅仅是对文化历史的怀念和时代的反思,也是艺术的品味。宋人选择了鸟意象,也就选择了一种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7.
美国汉学家朱莉叶·兰道英译的《春之外:宋词选集》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宋词选集译本。《选集》的译本体例融合了兰道汉学家的学术关怀,译者从英汉语言差异出发,在翻译实践中呈现出宋词的文体特质、文学审美与文化内涵。20余年来,兰道的宋词译本流传极广,遍及全球四大洲,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向世界的经典译著。  相似文献   
118.
宋词中有大量的钓叟形象。钓叟形象在宋词中具有深层的内涵,文人在看透尘世、遭受贬谪等题材的词中借钓叟形象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赋予这一形象不同层面的隐逸情怀,映照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体验。这一形象是在宋代特定的时代背景、诗学传统的继承性和词人自身遭遇等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9.
本书由两个部分构成:宋词意象理论,主体意象的文化诠解。  相似文献   
120.
从柳、周、姜词结构看宋婉约词的雅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法的雅化是宋词雅化的重要部分,词家为之作出的努力贯穿着宋词发展全过程,为今天的人们诠释雅化过程提供了一种高技术含量的解释。柳永、周邦彦、姜夔是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婉约词大家,他们各自不同的合目的意识,赋予各自的创作行为以独特的雅俗含义,即柳永率而言情的民曲个性、周邦彦婉而言情的文人词个性和姜夔独具超越性的雅士词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