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22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继路 《北京纪事》2011,(9):109-110
万春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是宋词巨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名句。在学赋咏北京万春亭时,忽然记起,便在赋的首尾窃用。现在镇江北固山的名楼,是游人热衷饱览长江的景点。学来的句子说:"何处望京城?无限风光万春亭",也属实话。可是不觉引动本人的一些感慨。  相似文献   
52.
《宋词三百首》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在流传中,其初编稿本、刻本和唐圭璋笺本,在选目上有一定出入,考释其变化,可了解版本的演变,借以窥测选者与笺注者词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53.
辛弃疾虽然没有留下词论、诗论或文论一类的专门理论著作,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文学理论思想。其文学理论思想一般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之中,其中接受美学思想是其文学理论思想的宝贵组成部分,对话关系、复调和声是其具体展开。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归根结底是其高尚人格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
宋词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宋诗的影响和支持,这一点最早可以从欧阳修的词中看出。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个诗词兼擅的大词人,他的词和他的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二者在主体形象和理性精神的突出方面表现出深刻的联系,颇能说明宋词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翦伯象 《学术交流》2005,(9):153-157
宋词在演进过程中分别采取受容、调和、补偿、迎合等不同类型的和解策略,淡化甚至消解与儒家诗教、政治理学的矛盾冲突。和解策略的文化意义在于:和解是一种文化策略,不是悲剧策略。和解的目的是为了使宋词获得适应性生存,和解的实质是对生存哲学观的体认,和解为宋词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56.
花之易落如娇弱的女子命运,红颜易老;人之青春壮志一如草木,在季节的流逝中逐渐消磨。迟暮情结牵动着自古文人的情绪,年华老去而一事无成便成了他们最常吟咏的主题。花开之有限,才华施展之时同样有限,限定了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限定了文人志士报国的年华。姜夔吟咏花木美女,除了对女性命运同情之外,也或多或少表露了他从女性易逝的青春中对自己仓促人生的威叹。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唐宋词研究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其研究盛况足以比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表现出量多质优的特点。从基础工程建设、词人词作研究、词史编撰和鉴赏品评类著作四方面成果的全面检视中可见其大体面貌。  相似文献   
58.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悲秋作品的数量,还是悲秋之情的抒发,宋词都堪称悲秋之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9.
重评柳永     
在词的内容上 ,柳永扩展了词的题材 ;在词的形式上 ,柳永大大发展了慢词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宋词之艺术技法作管窥蠡测.全文包括三个部分.分别论述宋词丽雅融合的艺术.巧妙使用叠字的艺术.曲折深婉、结而未尽的艺术.各部分既可独立成篇.又都统摄在文章的总题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