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48篇
理论方法论   135篇
综合类   1964篇
社会学   215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 治理农村返贫顽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脱贫人口又返贫的现象一直存在,它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进程的顽疾.导致农村返贫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主体、供体、载体"三者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构建"主体-供体-载体"三体均衡、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扶贫模式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脱贫与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92.
张<龙筋凤髓判>的文风问题千年来争议颇大,虽然清代以后学界多以四库馆臣的评价为准,然仔细研读<龙筋凤髓判>文本,即可发现南宋洪迈所批有一定依据:"于蔽罪议法处不能深切",指出了其判例过于单纯和判决中强调法律而忽视情理的一面;"全类俳体"指出了部分判题的游戏化和判决语言的诙谐调侃;张判用典多且涩,而且部分判文用典还有罗列汇集之目的,故给人以"堆垛故事"之感.张判文是复杂的存在,这既源于主体的创作目的和创作个性,也有时代文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近六十年来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写作与近现代佛教史上的<起信论>之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吕澂先生基于民族思想的视角,对其前期提出的"心性本觉"说予以语境转化,通过梳理中国佛学源流,确认了"心性本觉"为中国佛学特质这一思想事实.潘桂明先生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则将吕澂的"心性本觉"说由一特殊性佛学命题扩展为一更普遍的哲学命题--"即体即用"的思维模式,以此展开对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系统性阐述,进而反思中国哲学的反知传统.  相似文献   
994.
"来"作为句末助词在近代汉语中表示出一定的时体意义,通过详尽考察《金瓶梅词话》中"来"的具体语法意义可以看出,"来"表示过去发生义和表示事件的完成,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汉语"来"的近过去和完成体用法。但《金瓶梅词话》中"来"的这种语法意义并不稳定,还可以表示过去经历义和将来时,"来"处于向典型时体标记发展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995.
转喻是一种基于邻近性的基本认知方式,转喻模式是渐进性的连续体,包括空间连续体、时间连续体、行为及事件连续体、范畴及属性连续体以及相应的子模式。而汉英名名复合词是语法结构最简单,但又能具体说明概念内容或者所指对象的复合词,一方面体现出形式与表达的简洁性,另一方面又暗含着意义构建的复杂过程。汉英名名复合词转喻连续体各种模式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96.
作为一种历史"记忆",七言歌行继承了初唐同类体裁诗歌的创作范式,而初唐七言歌行的成熟则又是全面吸收并发展了汉之"柏梁体"的风格和特色,因而,"柏梁体"作为一种诗歌范式对七言歌行体的定型起到了奠基作用."歌行体"所受"柏梁体"之影响表现在御用色彩及颂德功能;由外向内的抒情走势;押韵方式的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7.
邓新跃 《船山学刊》2006,(3):118-120
王世贞对前七子诗学辨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意至而法偕,反对拘泥成法,主张由“法”而“悟”,谋求“法”与“意”的和谐;二,格调根于情实,承认“情”是“格调”的基础;三,拟议以成变化,对前七子摹仿因袭的批判;四,师匠宜高,捃拾宜博,扩大了诗学审美取向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8.
“唐音宋调”之谈已成公论。唐、宋诗歌风貌各异,两者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综合社会发展规律与诗歌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宋诗并没有绕过唐诗的影响。宋诗中的晚唐诗风这一特殊文学现象即是这种影响的一个体现。从“晚唐体”在当时的盛况及宋初与宋末前后呼应的情形可见晚唐诗风在宋代的接受史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1000.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国庆阅兵首次采用VR技术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同时也激发出我们对VR所意蕴的虚拟世界探索的新时代维度——虚拟世界的"生命"图景。作为其生命体现的"自主性"与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有怎样的关系,它底层逻辑建构的自反性对它"自主性"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说代表这种影响的软智能体的现世可能给虚拟世界"自主性"的实现带来某种潜在的希望,那么我们更应该注意在这种希望"背景"下的争论、误读所蕴藏的技术思辨逻辑,而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的合力"思想中才能真正阐释它生命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