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09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8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834篇 |
人才学 | 60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620篇 |
理论方法论 | 640篇 |
综合类 | 7128篇 |
社会学 | 484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305篇 |
2022年 | 276篇 |
2021年 | 343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301篇 |
2015年 | 481篇 |
2014年 | 801篇 |
2013年 | 726篇 |
2012年 | 773篇 |
2011年 | 894篇 |
2010年 | 843篇 |
2009年 | 818篇 |
2008年 | 957篇 |
2007年 | 797篇 |
2006年 | 688篇 |
2005年 | 607篇 |
2004年 | 517篇 |
2003年 | 459篇 |
2002年 | 365篇 |
2001年 | 325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喻宛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56-66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72.
黄玉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103-105
近30年来,深圳作家塑造出改革之都、欲望都市、沧桑都市、活力之都、阳光都市等各类深圳形象。多元化的深圳叙事整合出一个真实全面的深圳形象,为读者想象深圳提供了文学符码,在构建和传播深圳城市形象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3.
王艳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83-285
《小城三月》以特定的儿童视角敏锐地捕捉细节,对故事进行原生态叙述,用儿童眼光的稚真、敏感、纯美反衬出成人的复杂、愚钝与浑浊,表现了翠姨在爱情上"进而不敢、退则不甘"的矛盾性格以及消极抗争的悲剧命运,揭示新观念表层下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营造了作品回味悠长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74.
高校思政课各课程之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叙事、反思、后思的逻辑进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整合。“叙事”主要包括解释性“叙事”、移情式“叙事”、事迹(事件)——符号互动式“叙事”;“反思”主要包括具体事件反思、中时段反思、长时段反思;“后思”主要包括自然界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二者的关系、自然界规律与思维发展规律及二者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思维发展规律及二者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叙事到反思,再到后思,叙事、反思、后思相结合,这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也可以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可以防止思政课教学的碎片化,促进思政课教学的系统化、逻辑化,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5.
李传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0-113
处于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中国南北文化交界的海州地域文化,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文化特征.相对于历史时期的其它主流文化而言,海州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又表现出边缘性特征.这种边际性、边缘性的文化特征,使得海州当地长期居主导地位的是一般知识与思想,文化层面也明显表现为俗文化为主,而当地的传统文学样式,也多神奇怪诞的民间叙事文学,进而影响了《镜花缘》、《西游记》等明清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76.
文一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81-87
西江龙母祖庙是西江人民的圣殿,是西江人民一种原生态的祭祀文化现象。宗教是前工业社会的基础,祭祀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龙是水神,也由此是统摄自然力量的象征。文章阐释了“祭祀”的含义、“龙”文化及其意义;并结合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分析了西江龙母既是与龙文化相关的水神,也是一种大母神心理原型。龙母祖庙是西江人民原生态文化生命的载体。 相似文献
77.
朱大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5):30-40
中国权力美学的塑造拥有漫长的历史,并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标本赢政和朱棣的宫式建筑及其符号体系,毛泽东的天安门叙事和当代新建筑浪潮,而支配它们发展的幕后逻辑是权力美学. 相似文献
78.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状况及其呈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把其归结为五种主要类型:信仰危机型;价值错位型;从众趋同型;心理求助型;国际渗透型。宗教并不能真正解决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唤起信教群众重新回归现实生活的勇气,必须对他们的宗教信仰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引导的途径包括:文化心理的调适;正确理想信仰的确立;合理价值观的选择;人文关怀的重视;思想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79.
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的个性张扬。教师个性是教师职业共性和教师自身个性的统一,核心表现在教学上。几种典型教师个性性格对教学效果影响,考试制度、对功利的追求、钻研精神的缺乏等限制了教师的个性生成。从教师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加强进行教师个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80.
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昭君出塞由一历史事件生发成文学母题再定型为文学经典,一是其叙事要素的演进与定型,二是其情感内涵的拓展与丰富。由此而见昭君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与更具本质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