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6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25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573篇
理论方法论   626篇
综合类   7016篇
社会学   46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文章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及民俗风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英两个民族的谚语特色.  相似文献   
72.
《诗经》时代中原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及诗中所咏风物多数在目前尚存遗迹。《诗经》中作于中原之诗的文化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神灵崇拜的宗教文化;重视婚爱的民俗文化;追求人体美的文化心理。研究《诗经》时代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的延续性;有助于明确认识地理环境与文化产生、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原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浅析宗教和巫术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和巫术有高级和低级之别、理性和感性之异 ;宗教和巫术对现实的超越方式不同 ;宗教比巫术具有更高的文化性 ,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4.
《上海科学生活》2002,(12):62-65
两年前,在稻城亚丁,当央迈勇、仙乃日、夏诺多吉三座雪山映入眼帘的一瞬间,我生平第一次在大自然面前感受到心灵的震撼,那种感觉若非身临其境是绝难体会的。可今年再看梅里雪山,除了再一次体验这同样的感受之外,我又体验了对神灵的敬畏。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市场化的特点。新的趋势是俄罗斯作家的媒体化、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和文学语言的晦涩化。这一时期文学的3个热点板块是新侨民文学、宗教题材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76.
本文意在重构茅盾小说的叙事范式 :一个由社会情状与普遍人性交融而成的宏大叙事 ;进而描述这一叙事范式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前 30年主要承传“史诗性”层面 ,后 2 0年逐渐在两个层面交错行进中走向全面的承传 ,由此带来新时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77.
试论中国古代宗教崇拜对象及天人关系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宗教的崇拜对象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 ,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主要是“人”对抽象的“天”进行崇拜。后来 ,在儒道两家的批评和改造下 ,其崇拜对象逐渐由“神灵之天”向“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以及“自然之天”演变。与之相应的天人关系 ,也由“天人相分”到“天人相通”,直至最后发展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8.
79.
高小康在《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深层结构:一是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种深层结构对于官史来讲具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它肯定了已存在的历史事实的合理性,因而也就在劝喻统治者重道德、重民意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朝代的统治都是天命所归,具有道德的必然。对于小说叙述来说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道德需要。这种需要最终被抽象为善恶因果循环报应的叙述逻辑和在戏剧叙事中常见的“大团圆”式结局。二是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的叙事意图是由社会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派生的精神生产活动,而情感化的叙事则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现。用情感逻辑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的是历史的不合理性。这意味着叙事有了与正史不同的意义。这类叙事通过强化表现历史的不合理性,而获得情感表现的强度。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