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25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3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700篇 |
人才学 | 110篇 |
人口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2503篇 |
理论方法论 | 516篇 |
综合类 | 4972篇 |
社会学 | 629篇 |
统计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583篇 |
2013年 | 550篇 |
2012年 | 607篇 |
2011年 | 732篇 |
2010年 | 653篇 |
2009年 | 638篇 |
2008年 | 854篇 |
2007年 | 636篇 |
2006年 | 594篇 |
2005年 | 482篇 |
2004年 | 465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73篇 |
2001年 | 377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正梅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17
科学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就是要澄清对共产主义的误解,要对共产主义进行多维度的把握。根据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理解共产主义至少有三重维度:一是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二是作为理想精神追求的共产主义;三是作为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2.
简论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代著名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哲学 ,认为潘尼卡从不二论立场提出了他对其他多元论的批评并提供了自己的选择方案 ,即拒斥普遍主义 ,确立宇宙性信心 ,以“对话的对话”保持极性间的张力。本文最后认为潘尼卡的宗教多元论是一种灵性多元论 相似文献
83.
清:中古文化与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汉晋之际社会历史运动的背景,从士林风气由清议向清谈的转移、士人人格由清正向清通的转型、审美理想由清峻向清虚的转关三个方面探讨"清"这一文化与诗学概念的内涵、生成及演变。 相似文献
84.
道家与道教既相因又相异 ,本文在探讨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内在延续的同时 ,试图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角度 ,着重指出道教不同于道家的文化个性 ,即其通神体验与斋醮仪式 相似文献
85.
民族主义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和民众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一种政治意识,它靠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而维系,也靠传统的集体意识和理念来强化,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宗教。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无论现在是否为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宗教在其民族情感和整合当中的作用仍然是相当复杂的。虽有强弱之分,宗教对于国族认同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有些国家甚至还是至关重要的。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强国族的团结和整合,但其极端的、非理性的发展,又往往导致盲目排外、抗拒文明、拒绝普遍道义的蒙昧主义,其结果是维护落后、政治上极端保守,给国家民族带来大灾难。我们对此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而考察历史上的宗教与民族主义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正是这种积极态度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86.
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尤根·哈贝马斯最近几年来频繁讨论与宗教信仰及其社会作用有关的话题,本文在澄清这些讨论的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哈贝马斯在"内部超越"观念的语言学转译、"后世俗社会"对宗教传统的世俗转译、实现"内部超越"的社会文化条件观念等方面的观点,并设法表明,哈贝马斯以"超越性"的内在化作为重点的社会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思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沟通的文化前提,甚至还可能有助于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举示新教伦理与禅宗伦理 ,考察宗教伦理与市场经济的精神适应性及其方式。本文还选取《新约》使徒时代与印度后期大乘时期 ,考察“平等”概念的宗教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最后 ,论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宗教伦理可作为有益的社会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8.
宗教对一个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有着深厚而持久的影响。基督教和中国宗教在近世出现的性格转型,对中西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基督教将“天职观”与“禁欲主义”相结合,产生出一种蕴含着“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观念;而中国近世以来,儒、佛、道三教互动发展,也产生出了有入世性格的宗教精神。然而这两种具有入世性格的宗教观念又因其宗教理念上的差异性,影响东西方分别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性格和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89.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动因——"人文奥运"探索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肉体能力的有限性和神的感性能力的无限性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是构成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向极限挑战的内在动因。由此而言,体育运动便不仅具有形而下的色彩,而且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使人的肉体机能全方位地接近神的一项文化创举。从横向的对比来看,具有禁欲主义色彩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可能导致奥林匹克运动,无意于强化肉体生命力的儒家和道家也不可能派生出奥林匹克传统。从纵向的发展来看,由基督教对欧洲的主宰,经文艺复兴运动而宗教改革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也随之经历了由中断而复兴的过程,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宗教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基督宗教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研究范式的递嬗、地域研究的兴起、跨学科整合的趋势可谓三大突出特征。而这三大特征的形成与海外中国基督宗教研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借鉴海外基督宗教研究的模式与成果,或能对国内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