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2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941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889篇
人才学   210篇
人口学   182篇
丛书文集   3860篇
理论方法论   810篇
综合类   8796篇
社会学   1371篇
统计学   758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128篇
  2011年   1235篇
  2010年   1134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Orlicz教授和他创造性的工作,以及他对中国数学研究工作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2.
63.
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它对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创造和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加强空间含义; 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 强化室内环境风格;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反映民族特色,陶冶个人情操.  相似文献   
64.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65.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往往都有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走向。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新的世纪里,它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道产生其强大的吸引力。道教文化蕴涵的许多合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乐教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乐教扎根于“亲亲”之情,具体体现为与“忧患意识”有别,而与“安”“乐”相协调一致的“怛”和“哀”“悲”之情。此情实质上是超越的天道内化为人的心性而落实下来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以呈现的方式。儒者虽深知人生之哀、悲,但以乐入手,解悟和转化现实的人生与宇宙,是一大特色。如此,宗教情怀转化为现实的人生关怀,成为特有的礼乐文明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67.
科学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宗教论渗透到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之中,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8.
福音与科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是极不同的事物,宗教与科学之间有过显而易见的冲突。不过,这种对立关系也时常被夸大,如布鲁诺被描述成为科学而殉道,但实际上,他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他坚持进步的科学观点,而是由于他所持的“异端”宗教观点所致。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系统矩阵随时间变化的非中心化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其近似模型的重要密度导出了线性化的一般方法,并对三美观察扰动和状态扰动有着不同分布的非高斯模型给出了具体线性化的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英国浪漫诗人济慈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唯美主义诗人。事实上,济慈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唯美”来概括。本文通过对他的《圣亚尼节前夕》的解读,以求对济慈及其作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