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4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管理学   5023篇
劳动科学   274篇
民族学   537篇
人才学   1298篇
人口学   261篇
丛书文集   6647篇
理论方法论   2109篇
综合类   14323篇
社会学   3890篇
统计学   402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1054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2843篇
  2013年   2229篇
  2012年   2314篇
  2011年   2796篇
  2010年   2445篇
  2009年   2913篇
  2008年   3000篇
  2007年   1895篇
  2006年   1302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966篇
  2003年   743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王立国  吉丽 《学术交流》2006,(11):70-72
目前,在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与司法实践是非契合的,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行政赔偿缺位性非契合,表现为:抽象行政行为致害行政赔偿的缺位性非契合,公共设施的行政赔偿缺位性非契合,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行为赔偿的缺位性非契合,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缺位性非契合,侵犯非人身财产权的缺位性非契合。第二,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表现为: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行政不作为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第三,行政赔偿不充分性非契合,表现为:侵犯人身权行政赔偿的不充分性非契合,财产权损害行政赔偿的不充分性非契合。通过对以上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与司法实践的非契合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行政赔偿制度进行立法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72.
经新疆汉语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决定,2005年7月2日至3日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本 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会议由新疆汉语学会主办,新疆大学承办。会议研究的主要议题为:1. 语言学研究,包括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理论问题。2.汉语言文字研究,包 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推广普通话、规范社会用字等问题。3.双语教学及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 学理论与实践,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双语现象、双语对比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3.
市场调查与预测已成为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目标,它为企业制定战略计划,进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本文通过对目前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营销专业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4.
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够,忽视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教育,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性差,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不规范等。从企业领导、会计人员、财务软件、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75.
本文揭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内涵,既有经济标准,又有政治标准,也体现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蕴含了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接着分析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联系和区别,指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6.
以往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理解有“本性说”、“内化说”和“经验说”三种,现代发展起“实践说”。“实践说”以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变革活动为基础,将个体独立探索活动与吸收利用社会历史经验相结合,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形成开拓、进取个性,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认识水平。这既是现当代教学论的内在精神,人类科学实践活动水平提高的见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应当引起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277.
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治理是通过国家、社会、乡村等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对乡村社会动态调控和管理的过程,具有参与主体多元、管理方式民主、运行过程公开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地区乡村治理共经历了四个各具特色的阶段。新时代的新阶段,这一地区在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可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在新阶段推进该地区乃至全国的乡村治理现代化,都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78.
西北军政大学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区域性军政大学之一,接续抗日军政大学的革命传统,呼应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的时代诉求,开展了基于解放目标的教育动员行动。通过开放的办学方式、灵活的教学内容、明确的革命导向,西北军政大学将思想教育与解放事业相结合,以批判的武器支持武器的批判,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与专业人才,形成了植根中国社会实际和革命斗争需要的特殊高等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79.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相关阐述为指导,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省察克治”“讽谏”等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28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起点上,回溯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展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阐释共同富裕逻辑、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供借鉴。共同富裕的历史渊源是从“天下大同”到“天下共富”,理论演进是从“个体独享”到“社会共享”,实践探索是以“先富后富”实现“逐步共富”,战略推进是从“消除贫困”到“美好生活”,未来展望是从“小康社会”走向“共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