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5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454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402篇
人才学   18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685篇
理论方法论   1008篇
综合类   10557篇
社会学   806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120篇
  2011年   1244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231篇
  2008年   1463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1163篇
  2005年   1034篇
  2004年   1005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 ,孕育了中国艺术鲜明独特的审美取向 ,概括起来主要有 :自然的旨趣 ;简淡的追求 ;飘逸的气质 ;空灵的境界  相似文献   
42.
以主流文学的尺度考量恐怖文学,将导致对该文学类型的根本否定,但这是一种抹杀多样性的一元化文学观。恐怖文学是通俗文学的一个亚类,“奇诡”的题材、强势情节为重心的结构、扁平形态的人物形象、普适性的主题是其类型特征,自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3.
论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 ,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话题。创新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在眉睫。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是 :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智能 ;情感教育 ,塑造创新人格 ;审美教育 ,营设创新境界 ;实践教育 ,锻炼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4.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自然回归观念的深入人心,不仅使人们的行为开始崇尚自然,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都市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新潮族开始返璞归真,玩起了新节俭主义的城市版。  相似文献   
46.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文章主要从唐代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唐代服装的形制、面料的色彩、服装的质料等角度阐述唐代服装性感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48.
衡量艺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是社会性和审美理想的统一.两者的统一,首先表现为功利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其次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再次是社会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9.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是双向逆反建构的关系,在主体走向客体的同时,客体也走向主体。主体走向客体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释:文学写作首先要求作者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文学写作活动关注的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文学写作中的客体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  相似文献   
50.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的一个恒常性要素,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意志、需求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选择、调节控制和驱动的作用,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展起突破和创造的作用。把握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