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782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312篇
人才学   24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3735篇
理论方法论   925篇
综合类   7853篇
社会学   979篇
统计学   2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361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监察委员会在宪法层面的独立属性,以及调查权自身的权力指向、权力运行、权力结果等,决定其具有不同于侦查权的复合色彩。对于调查权的属性不宜进行单一化的解读,调查措施的内容与指向具有突出的党纪党规色彩,调查后的处置结果统合了党纪、行政、刑事等不同方式,呈现了更加鲜明的复合色彩。  相似文献   
3.
4.
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文学作品就有了话语蕴藉属性。从各种文学作品看来,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个地名甚至是一个字。本文意在浅析部分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和从而体会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益处,进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运用这一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3):230-234
在当下这个超载的信息化时代,广告存在于我们生存环境的每个角落,它已经具有某种"生物属性",成为我们无法规避的"物种"。由于人性对真、善、美的尊崇,而这种尊崇又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来传达,公益广告正是这种被尊崇理念的最佳传动媒介。因此,公益广告作为宣扬善和真等人类公益理念的具有冲击力的视听形式,它对大众心灵的作用是打动、震颤和"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6.
艺术衍生品是从原创艺术品中派生出来的类工艺品,源于艺术原作却又区别于原作,是具有艺术家个人艺术符号的一种实用性产品。影响艺术衍生品产生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审美经济、艺术价值与平民化的价格、波普艺术等。艺术衍生品主要包括原创艺术复制品、艺术家衍生产品、品牌艺术定制产品、影音艺术衍生品、动漫艺术衍生品等类型。艺术衍生品具有经济性、传播性、大众性、审美性等特征。艺术衍生品能促进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使艺术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艺术元素,满足大众对精神享受的需要。发展艺术衍生品市场,对推动艺术消费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艺术从业者应积极投身艺术衍生品创作,推动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7.
从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描写萧红儿时跟随祖父学习《千家诗》的视角切入,探索萧红的诗歌与古典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萧红的诗歌创作带入新诗时代语境,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挖掘其诗歌的叠词美、意象美、色彩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从其诗歌中个人情感的弱势抒写、现实关怀的相对不足、高远境界的升华不足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存在的缺陷,考察其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散文的内外之因,以及这一创作转向后她所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萧红创作的美学特色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8.
9.
她在小城的一家公司上班,美丽高傲的她,年龄已经奔三还没有找到如意的对象,任父母四处张罗,她并不着急,总觉得爱情就在一个不经意的地方等着,走着走着就遇到了.果然,在她31岁的时候,与他邂逅,两人进入恋爱轨道. 爱情就是这样奇妙,不是什么高富帅的他,只是一家企业的司机,但却俘虏了她的心.他比自己小3岁,棱角分明的脸庞透着成熟的男人味,高超的厨艺让她舌尖的每一颗味蕾都兴奋,体贴入微的照顾更让她觉得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她和他沉浸在热恋中,并憧憬着那个浪漫婚礼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陆飞 《生存》2020,(8):0072-0072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