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2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782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312篇
人才学   24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3731篇
理论方法论   925篇
综合类   7850篇
社会学   979篇
统计学   2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361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澳大利亚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深长而又曲折,这个过程锻造了澳大利亚当代文学的民族铿锵之声,使之响彻世界文化之林,促进了澳大利亚国际化的进程。在这变革中,以怀特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家和一批文学批评家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们奋斗的历程与成就对当今中国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现代主义与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如何结合谈起,由分析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入手,探讨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
侠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早有,随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偏安南方一隅,其文人咏侠诗不仅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及前代文学影响,也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心态及文风。文章从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现象--诗中豪气、地理及季节特点、侠的佩带物及表现的知遇情结,仍可找出诗中深藏的文化根源,及梁代文人咏侠诗得以呈现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93.
石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独特要素。它对于园境营造的意义在于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生发能力。从实用和虚用两个层面分析“石”在中国园林意境营造中的造景功能、美感特征、审美意蕴及其对意境生成的具体作用,可得出如下结论:石包含了最典型的“道”的自然特性,人们通过对“石”的审美观照,达成人、物、道的融和统一,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94.
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原生态的舞蹈样式广泛传承于各个民族之中。本文以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主体民族的民间舞蹈为审美对象,归纳出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民族性、民俗性和宗教性特征,并对它们独具魅力的审美内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5.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注意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表现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6.
对Word、Excel自动阅卷方法的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Word、Excel操作考题实现自动阅卷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并给出了部分源程序。  相似文献   
97.
美育在育人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育的愉悦性使受教育者喜闻乐见 ,易于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美育的潜隐性使美育具有更高层次的教育功能 ;美育所激发的创造热情是探索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 ;美育所造就的智力完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环节。这些作用与功能确立了在理工科院校中开设美育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
传统山水画是祖国传统艺术发展的一座历史丰碑 ,它是中华民族给人类创造的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它之所以如此的辉煌 ,是与古人对山水画自然美的认识及其理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以及透视基本规律的综合分析 ,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论法度、画法技巧与审美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狐狸”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人文和人性美的形象,置身于(《聊斋志异》的审美体系中,这是蒲松龄的大胆创造.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为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美女狐精翻案,使狐狸不仅成为人性真善美,特别是女性真善关的象征,重要的是,它又是女性聪明、智慧的化身.本文从狐狸形象的产生与来源:蒲松龄的大胆创造:人性“真善美’特别是女性真善美的象征三个方面,论述了蒲松龄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和赋予的审美新价值.这一切,都是与作者对女性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