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2.
中西审美学思想的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特点。两种审美学思想在对审美主客体关系认识、对审美心理结构理解、对审美观照性质解释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差别。西方审美学思想多强调审美经验中主客体的对立和主体的决定作用,强调审美心理中情感因素而忽视理性因素,视审美观照为一种特殊注意方式;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则多强调审美经验中主客体的统一和二者的相互作用,强调审美心理中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的有机融合,视审美观照为一种超越性人生境界。"情景交融"说和"情理交至"说共同形成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为世界美学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3.
自然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定着时代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观制约着以自然美为素材的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创造。中国艺术家把审美眼光集中地投向自然,在自然美欣赏中,总是把人摆进去,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状态出发,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来,这绝不仅仅是移情于自然,更是一种精神感应。  相似文献   
184.
柳宗元山水审美观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和突出的历史贡献。他以重建天人关系为山水审美观奠基,表达尚“中”求“实”的山水审美理想,其山水诗文呈现出忧乐交织的美感形态。柳宗元山水审美观的历史贡献有四:一是他高扬士大夫的主体意识,引领中唐审美主体性观念之崛起;二是他探讨“观游”与“理政”的关联,推进了对山水审美与政治关系的认知;三是他为潇湘山水美学注入新质素,拓展了江南山水审美经验;四是柳宗元山水审美观具有宇宙意识,深化了中唐山水审美境界论内涵。柳宗在中唐山水审美观转向进程中据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5.
浅谈形象气质与个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职业时空》2009,5(2):97-98
形象气质对于现在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虽然我们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固然不好,而“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亦不足取。只有“内外兼修”,与时俱进,才能在人生职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6.
中国先锋作家吸收并整合了卡夫卡的文艺审美观,在超验世界里煎熬,在悖谬情理中体悟,同时用消解的方法化解超验之思与体验之思的冲突,从而由卡夫卡的表现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87.
杨素智 《现代妇女》2010,(11):119-120
中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服饰的变化,更能反映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所以,培养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在当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8.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的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与这一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反映了这一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状况,体现了他们的美学原则。本文主要从苗族服饰的丰富多彩性出发,探讨了苗族服饰的渊源及其形式美,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民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9.
美术教育的价值是培养学生具备充分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资源,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类精神和物质双重需要的新环境,调和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已超过单纯培养美术家或设计家的局限,而把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提高学生乃至公民的素质方面.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可相互取代,而是互为补充.以修养和充实为目的美术教育在普通大学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们清楚地意识到知识积累不能代替美感,审美层次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相似文献   
190.
为了深刻揭示<书谱>接受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用通变思维,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鉴赏、批评和运用三个层面,论析了<书谱>对书法艺术审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深刻阐释和准确把握,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