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法官调查取证权是指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对于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通过勘验,检查,扣押等手段调查核实的权力。但是这一权力对于法官的中立性地位以及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等都是不利的。本文从法官调查取证的不合理之处入手,分析了其产生及存在的原因。主张在刑诉条文中取消法官的调查取证权,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树立正当程序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朱荣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2-25
自然事实就是客观事物本身,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存在之物,它对于人及其活动而言既是先在的又是外在的,是自然而然、自在而在的。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是指特定的实践事实、真实的事件,它是指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总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实践因素而对客观事实作了纯自然主义的理解。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件。无论自然事实抑或客观事实,一旦被人类认识并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就形成了经验事实。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可错性,二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科学理论、科学真理都是可错的,科学理论不等同于真理,科学事实也不等同于客观事实。从理论上弄清这三种"事实"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地构建科学理论,反对科学迷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于艳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はず」与「わけ」本为名词,意义也相近,都有“理应”,“当然”之意,有时可互换,但也各有自己独特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下,形式理性的法律面临现实困境,即:司法裁决不能被公众认可,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也在下降.法官“以证据为根据”的裁判理念虽然符合法律实践理性的要求,然而也易引致对正义价值追求的放弃和忽视;公众则视“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为司法不言自明的正义要求.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文章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在我国的观念认知进行了梳理,认为该原则在公众与司法者之间存在认知差异,从而导致裁决不能被认可.回应型法的有关理论值得借鉴,它认为应以法律的目的缓和引导制度,使其不拘泥于形式主义和仪式性,以探究法律中蕴涵的公正价值.在司法裁判中,应以公正为价值,兼顾对外部社会现实的关照,建立起以“证据事实”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归的“法律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规范是经验事实的集合体,规范与事实无法截然分离。目前依据规范功能和内容性质的区分方法,无法明确给予司法裁判者刑事违法性的实质判断标准,这导致中立性客观事实和一般违法性价值事实,被直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性事实,规范内部混杂的形式主义刑法观由此产生。刑法规范本质上是一种事实规范体系,“事实”来源于理论总结和立法进程中的事实趋势,而事实对象包含客观事实、价值事实、依据事实三类层级要素。刑法事实规范层级区分方法的类型化运用需要分步骤进行:在客观事实规范层级,区分中立性与否定性规范的出入罪;在价值事实规范层级,明确刑事违法性和一般违法性的衔接事实;在依据事实规范层级,塑造刑事违法性事实判断的独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曹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0-63
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社会“无讼”观念的影响 ,我国学术界多认为中国古代社会鲜有民事诉讼。文章从中国传统民事诉讼发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性三个角度论证了中国传统民事诉讼实际发生的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9.
忙碌也会碍事。同时做太多的事,有太多计划或细节要照料,可能会使我们分心,无法发挥最佳的状态。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符合客观事实的总结,就像一辆没有站台的火车一样,完全失去了行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把老年人一些莫名的想法或毫无根据的语言看作是"老糊涂"的表现,其实这是妄想症在作怪。妄想症是精神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是人的思维内容出现障碍。病人常用毫无根据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的、病态的信念去推理和判断事物,而且与他讲道理、讲事实,都无法使之明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