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72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043篇
社会学   305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葛黎明 《职业时空》2008,4(9):51-51
2000多年前的著名文学韩愈就提出教师应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精通本专业业务的专,更应该是善于施教的教育,善于组织领导的管理。  相似文献   
952.
本文就如何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53.
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帮助人们更高效率地处理事务,但是也为身处其间的人埋下了一些健康隐患,辐射、粉尘、重金属污染、噪声……对于这些隐患,已经习惯了依赖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人恐怕是  相似文献   
954.
在粤北方洞,瑶族度身仪式与先观念及其"厅"组织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将度身置于先观念及社会结构进行考察,探索度身产生与维系的观念基础及社会基础,是全面理解方洞瑶族度戒仪式的关键。认为对瑶族度戒仪式进行简单的"超地方"论述是危险的,应将度戒仪式植回具体生态环境、思想观念、社会结构、政治经济中,进行地方性、情境化思考。  相似文献   
955.
唐宋礼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唐代礼以“承古”为主要特征,按据经典旧仪撰著礼文;北宋虽亦以《仪礼》旧文为基础并承袭前代礼仪制,但是参以时宜、折衷古礼传统的“远古”倾向已经变成北宋礼的主旋律;至于南宋,礼修撰呈现出新的面貌,“变古适今”原则在礼中充分凸显出来.由唐至宋,礼的发展过程,是礼从集中于世旧族之中逐渐扩展到科举官僚士大夫族之中,再渐趋外延到广泛层面的士庶族的过程,也正是在此过程中,礼影响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5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无形性”与精神内涵,是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对接中最重要却最容易丧失的部分,“-园”提供了一个能够稳定与延续住这种精神内涵的维度.“-园”在今天唐卡技艺的传承中,同唐卡相互构建,并进而稳定了唐卡技艺中的无形性内涵.  相似文献   
957.
研究《诗经》文本所用文字的来源和异同,对于理解今古文《诗》学之争的诱因及过程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现有文献来看,39个《毛诗》文本所用"从女"字中的21个最早见于商代文献,8个最早见于周秦文献,10个很可能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文字。"三诗"异文所用18个"从女"字中的3个最早见于商代文献,2个最早见于周秦文献,13个很可能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文字。"三诗"异文多用"今字",《毛诗》多用"古字",亦间用"今字"。  相似文献   
958.
杨守敬故事     
《社区》2008,(20):20-21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宜都市陆城镇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金石文字学、目录版本学、书法艺术、藏书。有83种著作传世,驰名中外。1915年1月9日,杨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76岁。杨守敬逝世后,民国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  相似文献   
959.
齐眉 《今日南国》2010,(1):24-25
鹿成滨是那种让人看一眼便难以忘记的人:黑黝黝的面庞,眉宇间透着精明和睿智,说话掷地有声,浑身洋溢着一种正气和力量。这位土生土长的铮铮硬汉,自1986年担任沂源县原节能材料厂厂长以来,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高尚的情商,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