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72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043篇
社会学   305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字字形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得义于上古人豕密切的共居关系。一个""字体现了远古时期的父权制度,蕴含了当时的私有制信息,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庭观念。  相似文献   
992.
训,是中国历史上的长们用于训诫、教育子孙后代的文字。它包括诫、规、范、箴、庭诰、遗训等形式。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以及书香之、世仕之族,多以训的形式训诫子孙、垂饬后代。这些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93.
对于陶渊明的思想属性,只从他的仁义观上立论是不够的,必须把思考的重心放在他对仁义之性实现途径的描述上。所以如此,这由儒道二间的异同关系决定的。儒道之异并不在对人的仁义本性的认定上,而在对这一本性的实现途径的不同看法上。具体说也就是道主张无为、自然,一切顺从直觉的安排,儒主张修养、拂拭,认为只有长期陶炼,人们才能还复本真。  相似文献   
994.
放假,买了票坐车回她的——从高中便在外地的城市读书,到大学毕业到工作,已经离开那个10年许,养成了和那个属于她的的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以往每次回去,总会因为这些习惯的不同和她发生争执,于是后来开始说,那是她的。  相似文献   
995.
996.
朱熹《礼》祠堂礼制的宗法制思想突出,要义有三:第一,祭祖制度.《礼》祭至高祖的四时祭法以及冬至、立春、季秋三祭的规定,与程颐的观点一致.《礼》大宗与小宗的祭祀秩序及宗族结构,与《礼记》别子宗法类似.第二,宗子之法."大夫不夺宗"可为《礼》坚持选立嫡长子的宗子法提供理论支撑.受科举制影响,张载、程颐认为选立宗子更应偏重贤能、仕宦,并以"诸侯夺宗,圣庶夺嫡"作为礼制依据.宗子法的不同是其他人与《礼》设想的宗族稳定社会秩序的不同作用方式的体现.第三,支子的祭祀权利.以王懋竑《礼考误》为线索,《礼》比《礼记》在重宗的前提下扩大了支子在代数、场所两个方面的祭祀权利.  相似文献   
997.
笔者与王映霞通讯与电话往来近二十年(1982-2000),并曾多次与王映霞交谈,存有王映霞致本人书简165封(1982-1994),以及许多第一手资料如访谈和照片等.对重新认识<毁诗纪>,考证郁、王婚变的真相,郁达夫人格类型,以及对爱情婚姻的观念也进行了论析,力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以补现代文学史料之阙.  相似文献   
998.
全晶晶 《老人世界》2008,(11):25-25
“您老今年多大岁数了?”如若有人问起,姥爷定会回答:“八十多了!”对方必夸:“可不像,您老真年轻!”知底的人都知道姥爷早已经九十出头了!其实姥爷这样说并不是拖住“青春”的尾巴不放,而是有意忘记自己的年龄,想必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相似文献   
999.
在小说《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中,多丽丝·莱辛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塑造了黑人女孩维多利亚这个人物形象。维多利亚梦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作品彰显了作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从人物、场景、情节、结构、主题这五个方面探析《德伯的苔丝》与《圣经》的互文性对照,通过对比,分析造成苔丝的悲惨际遇的深层原因,揭示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控诉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腐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