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189篇 |
理论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181篇 |
社会学 | 1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李学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2):89-91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总的说来,卜甲的各方面特点都类似岐山凤雏卜甲,后者正是西周早期的。 相似文献
92.
蚕与龙的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礼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68-71
中国是人工养蚕取丝利用的发源地,远古先民对蚕非常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龙究竟起源于什么动物,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从远古先民对蚕的崇拜现象分析,并根据甲骨文的字形进行比较,探讨了龙的发展变化过程与蚕崇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龙的最初原形,可能起源于蚕的形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93.
马显彬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132-133
最近看到叶柏来先生著的<解文说字>,最初以为仅是一部识字解义的书,翻开书才发现还有几部分是专门讨论汉字理论问题的,其中一些观点还颇有新意和见地. 相似文献
94.
殷墟甲骨文中有关玉的资料是我国最早的用玉记录,弥足珍贵。本文就殷墟甲骨文中的“玉”字从字形、相关文例以及用玉情况等方面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5.
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建筑巫术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点,运用商代甲骨卜辞的记录,并与先秦的古籍文献、考古学的报告互相印证,探讨商代巫者曾从事的建筑方面的巫术活动.建筑之事,古人极其重视其居住的问题,故建筑方面的巫术仪式,亦成为巫者重要之职责.人类采取与其历史传统、发展水平、地理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居住方式,并形成各不相同的居住习惯.由于人类的生活与住房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在建房过程中,有许多巫术的运用与禁忌,以此追求吉祥与驱凶避邪. 相似文献
96.
马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
王震中,男,陕西三原人,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2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评委委员,兼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外专职研究 相似文献
97.
郑继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77-82
这篇文章对甲骨文中的动宾结构,从单宾结构,双宾结构到独有的三宾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单宾结构中的动宾语义共有9种关系,涉及到的动词种类很多.双宾结构的动词有语义的限制,种类不多,关系简单,但宾语次序多样.一般双宾结构(非祭祀动词)与祭祀动词双宾结构有不同之处.三宾结构为甲骨文所特有,仅限于祭祀动词中的甲类. 相似文献
98.
王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16-118
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十分丰富。通过对甲骨文中“之”的用法的讨论,说明殷商时期还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之”是个表示泛指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99.
林沄先生以字体为标准,指出《甲骨文合集》第四期卜旬辞一部分应上移到第三期,以消除卜旬辞分期的奇特现象。其实,《合集》没有错误。林先生说字体是甲骨文断代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董作宾先生的十项标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指出"十三月"一词的记载对于不载周祭的宾组卜辞在排谱时的重要性,包括排谱时可利用月数的差数来计算是否当放入一个十三月,以及对于那些可能插入十二月及一月间的十三月事件利用微细断代法来判断其是否可排入同一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