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评论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时,人们常常看到“含泪的笑”这种说法。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运用“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手法塑造了众多集喜和悲、美和丑、滑稽和崇高于一身的不朽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末世人心不古,世风浇薄的痛心状况。寓庄于谐的手法使读者为《儒林外史》的诙谐和调侃解颐的同时,又为它的深刻和悲悯而感伤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学科中寓德于教的途径很多,教师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学的特殊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王建霞 《职业》2013,(14):65-65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合作机构形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几乎通篇运用“同中见异,异中寓同”的艺术手法,使得所描写的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相似的事件或故事情节,各异其趣,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16.
17.
郭沂  刘悦笛  梁涛 《文史哲》2020,(2):103-118+167
孟荀二分,可谓传统儒学的基本格局,相分自然相争。作为当代儒学学术之近源,宋明儒学之主流一方面奉孟学(性善论、自律、内在论)为正统,另一方面斥荀学(性恶论、他律、外在论)为异端,极力强调孟、荀在人性论等方面的重大分歧。流波所及,以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家"继续坚持上述判分,甚而在宋明儒学内部进一步严判正宗与别子,以至朱熹等宋明主流儒者思想中的"他律"因素无处遁形。但跳出宋明传统及其当代余绪,现当代的学术史研究者们则越来越倾向于将孟、荀等量齐观,并进而触及到了一个极具理论雄心与学术史抱负的重大课题:能否找到坚实的学理根基统合孟荀?进入21世纪以来,直接或间接涉及"孟荀之争与统合孟荀"的学术探讨,在汉语儒学研究界持续激荡。其中,李泽厚先生于2017年提出的"举孟旗,行荀学"宏论,再度挑动了学界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关于孟荀关系的新一轮研讨热潮。大而言之,"孟荀之争与统合孟荀"事关"四书与五经关系之重估""儒家道统再定义""天人关系重思考""政治与道德关系再厘定""古今中西关系再协调"等等一系列重大议题,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有鉴于此,本刊特推出郭沂、刘悦笛、梁涛三位先生的一组笔谈,冀望推动学界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代北平冰雪运动在都市生活中流行的个案研究,可以思考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在近代融入中国传统溜冰民俗,并通过大众文化对民众和社会进行文化塑造,了解如何造就新一代的"现代文化大众"。中国近代冰雪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在社会秩序转型的文化阈限中,弱化了传统的等级、性别、精英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等等之间的社会界限,同时强化和促进了社会大众共同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北平冰雪大众文化作为社会流行的过程,正是"文化大众"打破各种文化区隔的过程,他们在冰雪文化中经历了(1)西风东渐的具身体验,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2)"冰场革命"中的妇女解放和情性释放,承载了传统与现代的过渡;(3)大众溜冰的国、民共嬉,促进了国家与民众共主体性的现代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19.
道与文道关系历来都是散文学的核心命题,道的变化引起文道关系的变化,文道关系的变化带来散文学的变化.苏轼之所以能在韩愈、欧阳修之后另立高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韩、欧之道有了新的发展,赋予了道以新的内涵.苏轼之道不再是纯粹的儒道,也不是儒佛道的简单叠加,而是应物、观物、寓物、游物之道或者简称为应物之道.应物之道意谓道在万物之中,人需要寓物方能体道,人在物中,但又不能有物,也不为物所有.这是一种多元的道,也是一种自我的道,快乐的道.明白了苏轼的道,也就基本明白了苏轼的散文学.  相似文献   
20.
晚明的江南园林中,山阴祁彪佳的寓园的历史、规模、内涵、影响、地位极具代表性.一是寓园营造了一个生活世界,其蕴涵的人文情趣十分丰厚.祁彪佳的造园思想,为当下人文情趣比技术样式更为重要等本土建筑学核心思想提供了新的范例和史料.二是寓园提供了人本特色园林营造的历史借鉴.人的在场、巧于借景、就地取材、循环利用和社交开放,其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营造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