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29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随新民 《南都学坛》2004,24(5):27-31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CFSP)支柱存在着诸如结构失衡、决策效率低下、运作机制失调、政策工具缺乏、依托杠杆不力等制度性缺陷 ,“一个声音的欧洲”目标远未达到。就对华关系而言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盟的共同对华政策一方面为中欧关系提供了契机 ,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上述缺失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欧盟共同对华政策框架内各领域的不同约束力和“双轨制”特征增加了中国对欧决策的难度 ,“正 负外溢效应”都可能出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中欧关系的重心仍然是中国与欧盟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02.
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在对事变采取"静观政策"的同时,竭力阻挠南京政府对事变的和平解决,企图借此引发中国大规模内战以达到全面控制中国的目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随着广田内阁的倒台,日本军部完全掌握了对华政策主导权。面对中国全国抗日局面的形成,军部对华推出了"和""战"两手政策。新成立的林铣十郎内阁对华频频展开"和平攻势",企图借此引诱中国全面倒向日本。由于林铣内阁对华新政策并未改变广田内阁全面灭亡中国的政策,且因西安事变后南京政府不可逆转的抗日政策,军部对华"和"的一手以失败告终,日本对华政策也由此走上全面侵华的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03.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冷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在对华政策层面,美日两国对中国都采取了政经分离的两面性政策,但在具体举措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在保持其对华原则分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将中国纳入其中的“利益攸关者”政策。日本则在美日同盟关系的框架内,强化了对华政策,安倍新首相则提出了“战略互惠”的中日关系的架构。基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今后应加强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对话,推动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对日本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重返东南亚过程进行剖析,从一个侧面窥测美国在冷战后的对华政策。东南亚处于亚太矛盾的聚合点,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美国重返东南亚过程中可以看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华政策虽然时有变化,但有较强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5.
当前,一场对华政策大辩论正在美国国内进行。这是自1989年以来规模最大、也最深刻的一场辩论。辩论主要是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国际政治学者和美国外交专家之间进行的,许多前政府官员也参加进来。辩论的主题是:从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实行的与中国接触的政策是否失败了?中美关系像现在这样一方面合作一方面竞争的态势是不是可持续?美国下一任总统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甚至改变对华政策?辩论参与者主张各有不同,大  相似文献   
106.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未能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客观上鼓励了蒋介石集团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为了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政策的执行,从而使中共未能有效地阻止蒋介石集团发动大规模的反共行为。因此,皖南事变的爆发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7.
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到改善中美关系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再到既维持美中关系基本框架及诱压中国进行“和平变革”两者相结合的政策等几个阶段。克林顿上台后重新调整美中关系,谋求与中国接触,加强与中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但克林顿政府在对华政策实施中也存在许多阻力如政党政治、台湾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8.
王树增 《中外书摘》2009,(12):63-67
美国的对华政策和马歇尔使华 1945年末,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双十协定》签订后,依旧爆发了相当规模的军事冲突,这让美国人深感不安。不安的加剧来自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关于中国形势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9.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首先叙述了现代美国国会和总统关系的基本模式 ,即战争时期的总统在国家对外政策中占居支配地位 ,国会一般依从总统的权力 ;在和平时期 ,国会力量会更多地制约总统权力。然后 ,本文探讨了 90年代美国国内政治的若干变化 ,如共和党支配国会、民主党主导白宫、国会本身组织结构的调整 ,以及这些变化对国会和总统权力平衡关系所构成的影响。最后 ,本文以美国对华关系中的贸易问题、台湾问题、安全问题为例 ,考察了90年代国会和总统之间权力关系的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