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480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38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367篇
理论方法论   326篇
综合类   3839篇
社会学   514篇
统计学   1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中,衔接手段是存在异同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把握好两种语言在构建语篇连贯上的异同,充分发挥译语优势,摆脱源语的束缚,转换或增添衔接手段,译出能符合译语习惯、确保译语语篇连贯的译文;但同时也要承认译语和源语的优势均等的情况,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一致的情况下,保留原文的衔接手段,实现译文内容的“信”,形式上的“达”。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了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这种视角的分析实现了对此政治行为的一种全新诠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规范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3.
李晓光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探讨了如何从社会性别视角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性别理论具有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4.
唐太宗初期,随着全国的统一,唐政府一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彻底解决突厥威胁,后来政权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倾斜,是唐攻灭东突厥的根本原因.唐太宗消除东突厥威胁从政权角度来看,一是完成统一巩固政权;二是乘东突厥政权分裂造成的分崩离析之机以安定北方.  相似文献   
45.
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系统中都存在模糊语的使用。但是经过对比分析后不难发现汉语称谓语中所使用模糊语的数量要大大高于英语,其使用频率也是英语无法相比的,就称谓中模糊语所完成的语用功能而言,汉语和英语各有侧重和不同,但是汉语中它们的语用功能更为复杂和多样,本文就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堂吉诃德>更深层的成功缘于作家叙事形式的创新--距离叙事.在文本细读中发现打通文本内外,将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交叉重叠、转换视角、伸缩视点等,都是作家精心设计的叙事架构,其目的便是在有限的语句中实现能指的无限延展;在拉大或缩小作者和故事内容的距离的同时,构造理解空间无限扩大的审美效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47.
反抗与消解--奥康纳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的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尽管算不上典型的女权主义者 ,但她却有着清醒与自觉的女性立场。本文通过文本的分析 ,试图挖掘作家所隐匿的女权思想 :奥康纳拒绝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规范 ,轰毁了传统的男子汉形象从而赋予女性精神上的自由。笔者认为 ,奥康纳作品中畸形怪诞的人物及其荒诞的经历和遭遇体现了奥氏本人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8.
英汉存在句:基于句法和认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特殊句型,在两种语言中均有其他句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句法结构、语义功能、信息结构和认知心理四个层面入手,探讨英汉存在句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进行两种存在句型的对比研究,旨在解释英汉存在句的生成规律和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49.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使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连接词使用频数总体偏高,并且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连接词的主要语义关系表达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学习者超用或少用某些义项。其次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为母语迁移、学习者语体意识薄弱、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运用和其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最后探讨了以上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0.
蒙古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变体,而汉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句式;蒙古语连动句的几个谓语之间的组合关系是由动词连接形负荷的,而汉语是由语序来负荷的;蒙古语连动句几个谓语之间不能出现任何句子成分,以此与并列谓语加以区别,而汉语连用的几个动词均可带宾语或补语,但其间一般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