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用话轮转换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推销员之死》中的对白片断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从会话结构的角度理解戏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关系的展现问题。我们发现戏剧人物的创作和解读,不仅取决于人物的会话内容,而且与由话轮转换系统所产生的相应会话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3.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电影对白所体现的人物关系与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创造人物,人物饰演电影。这里旨在通过分析几部英语电影中经典对白的语言结构,体现电影人物的关系与性格。在分析中运用语用学关于会话的部分观点和研究方法,包括话轮交替,Grice的会话合作理论等,揭示话语是人类展现自己性格的一个方式。 相似文献
4.
5.
贺陶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本文着重探讨《孔雀东南飞》叙事艺术在诗歌史上的创新意义.指出该诗叙事有以下五点创新:1、近点截取,闭合式叙事;2、对话开头,变记事为记言;3、藏问于答,寓答于行,变对白为独白;4、年龄序数法,5、前伏、后应、对照、间接描写……。 相似文献
6.
孟留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43-146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具体应用因文体不同而异,针对戏剧翻译,关联理论中的译文读者的角色需由传统意义上的案头读者延伸到导演和观众,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增强导演意识,列出了导演在二度创作中与译文质量相关的一部分工作,如催生人物心象、情感外化为行动等;阐述了在戏剧的不同部分(如指示语、话语标记语、独白和对白)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体现导演意识,如剧外指示语空间位置的明确性,台词的上口、顺耳、节奏感、动作性、性格化,以台词言外行为的传达等。 相似文献
7.
王若璇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5)
《大明宫词》是中国著名的女导演李少红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1998年拍摄的电视剧,一直到现在,仍然在中国的电视剧史上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辉.尽管在这十几年中,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也许这部剧中的有些场景在今天看来有的不免显得有些不真实和不成熟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古装大型连续剧佳作.我们很难再从中国的电视剧历史中找出一个与此剧类似的作品,它在中国的众多电视剧中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另类.简直不像那个时代的产物,简直不像一部电视剧.因此,这个电视剧在刚刚开播的时候,就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手法震惊了许多人.有的人对它不屑,认为这是个不中不洋的怪诞结合品,也有许多人深深为它的独特而着迷. 相似文献
8.
动画剧本是整部动画片的基础,剧本的好坏也是动画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部成功的动画剧本,不仅仅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写作常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使剧本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影视交流的不断扩大,影视翻译已成为翻译界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情景喜剧对白语言特点,要求在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同时要考虑剧情的文化语境。喜剧中的大量幽默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翻译时要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灵活转换这些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汪璧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8):154-156
影视对白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商业效益及服务观众等诸多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难点之一就是影视片中的语言差异及典故、流行元素、宗教、专业知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空缺。目前,互联网字幕翻译组以译文质量高及翻译速度快等优势声名鹤起。以人人影视的《生活大爆炸》字幕译文为例,针对对白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冲突,目的论可以为译者的平衡之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